csol的开拓者机枪真实的名字叫啥,英文名
其实开拓者就是现实的G36?步枪啊只是这种步枪也和咱们中国的95式一样?是可以换机器弹夹和步枪弹夹的比如反恐的炎魔系列的?地狱犬?的原型就是这把枪?是不是感觉很像?
黑克勒-科赫在1980年代已向德军提交了G11无壳弹步枪及G41,但前者因两德统一而中止,后者则被德军否决。
1990年代,德国联邦边防军提出新的制式步枪计划,以取代7.62x51毫米的HK?G3。1993年9月,由德国联邦国防技术署对多种突击步枪进行评选,许多枪型因为未达到标准而遭到淘汰,只剩下德国本土的HK50、奥地利的AUG和英国的L85A1,其中L85A1因为故障率太高最先被淘汰,而AUG也因为它的两段式板机系统(扣压板机一半为半自动射击?/?扣压板机到底为全自动射击)而落败,最终由HK50胜出。
经过这次评选之后,德国联邦国防军在1995年决定采用HK50,并要求黑克勒-科赫对它进行改良,并将军用代号设为Gewehr?36(36号步枪),简称G36突击步枪。G36的枪械运作原理与AR-18突击步枪比较相似,采用短行程活塞导气系统,并承袭其枪机结构;AR-18采用单连杆、双复进导杆设计,而G36则是单一复进簧、瓦斯缸管及活塞设计也有差异。
1990年代,黑克勒-科赫承包了美军理想单兵战斗武器计划(OICW)的步枪和榴弹发射器部份,黑克勒-科赫推出以G36的设计改进出XM8轻型突击步枪,但XM8计划在2005年被取消。
1990年,当时的西德国防军已决定采用G11无壳弹步枪来换装服役超过30年的G3步枪,但和平扼杀了G11方案,在G11投产前柏林墙倒塌,随着东西德统一,带来一系列经济问题,G11方案的资金被全部破掉 ?
7
G36标准型
了。随后,德国陆军开始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在世界上主要国家,特别是北约组织的主要国家的军队都使用5.56mm的步枪的情况下,德国的维和部队仍携带着1959年装备的7.62mm的G3步枪。德国感到必须尽快为陆军、尤其是快速反应部队换装新的步枪。
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问题,并没有打算研制全新的步枪。德国军方最初的方案是和以色列的加利尔和芬兰的SAKO?M92步枪类似,利用前东德所有的兵工设备及AK步枪的技术生产一种使用5.56mm?NATO弹的AK型步枪。前东德VEB公司曾研制过一种Stg940系列突击步枪,基本上符合德国国防军的初步构想,因此技术可行性与降低成本都不成问题,但这个方案的俄国色彩过于强烈,在保守派的反对下取消。
于是,军方决定从市面上购买现货。他们提出了新枪的招标要求,除了总重、弹药、射击精度、枪管长度等各项外,还提出以下与G3步枪明显不同的特殊要求:
(一)配备光学瞄准具,此瞄准具则需能配合夜视仪器使用。
(二)自动方式必须为导气式。
(三)左右手都能直接操作的射击方式选择杆。
1993年9月,由海、陆、空军和联邦国防技术与采购署的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对市场上有售的10种步枪和7种轻机枪进行了预选,但其中有部分枪型只是作为性能参考。在试验过程中,军方提出班组支援武器必须与步枪使用相同的结构,立即就淘汰掉一批枪型,只剩下英国的L85A1、奥地利斯太尔-曼利彻尔(Steyr-mannlicher)公司的AUG步枪和H&K公司的HK50步枪进行对比试验。L85系列由于故障率偏高很快被淘汰,最后的比度就在AUG和HK50之间进行。
当时轻武器界的评论家们大多看好AUG。因为AUG早已名闻天下,而HK50则只是刚推出市面的“新兵”,直到此时,包括著名的英国《简氏步兵武器年鉴》在内的各种枪械刊物均未提到过这支枪,HK50可谓“无名无份”。
G36的原型——HK50
在经过短时间的对比试验评估,德国军方在1995年选择了HK50,要求HK公司进行改进,并同时将其命名为军方编号“36型步枪”(Gewehr?36),简称G36。就这样HK50出人意料地爆大冷胜出。究其原因,AUG失败的竟然是它那个独特的两段式控制单发和连发的扳机系统,尽管斯太尔公司专门符合德国军方要求,而将AUG的保险钮改为兼具快慢机功能,但使用起来却不容易准确判断出当前选择是保险还是单发或连发。
德国原计划从1995年开始装备第一批G36和MG36,但第一批枪支的交付时间却推迟到1996年第3季度,不过整个联邦国防军的换装过程比预定计划提前。1997年12月3日,在哈默堡举行了一个换装仪式,当哈默堡步兵学校司令员魏德将军将一支G36步枪和一支P8手枪授予一名陆海空三军代表的士兵后,德国士兵就正式告别了使用了35年之久的G3步枪。
除德国外,G36也被西班牙武装部队及世界上许多特种部队和执法部门所使用。该步枪也在科索沃和阿富汗中经历过实战。
HK公司没有公布G36的研制时间,多数人认为是在1990年。HK50的首次露面是在1996年5月的《德国武器杂志》上,在1997年8月,HK50实物第一次在公众展览会上被公开展示。HK50的研制标志着HK公司30多年来在武器设计理念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不是吃老本的G3系统变型枪,而是一支全新的突击步枪。
HK公司从创立以来,一直在生产滚柱闭锁原理的半自由枪机式的步枪、冲锋枪和机枪,虽然在武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但却也给人守旧的感觉。其实HK公司的工程师们一直没放弃过创新和变革的尝试,但并不是所有的变革和创新都能获得成功,有些甚至成为财政上的灾难。
MG36、G36、G36K
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HK公司就着手开发两个创新项目,一个是VP70冲锋手枪,这是第一支采用聚合物底把的手枪,之后很多手枪群起效仿。另一个有趣的项目就是HK36了。这不是后来的G36,HK36是完全不同的武器,该项目是早期跨国先进战斗步枪(ACR)计划的一部分,不过,虽然与后来的G36没有血缘关系,但HK36还有两项设计被G36所继承,一是它的提把式光学瞄准镜,二是能左右转向的拉机柄。由于经济上的原因,HK公司在1976年决定只继续另外一项ACR的设计,而把HK36计划束之高阁,而把精力投放到另一个ACR的设计——发射无壳弹的G11步枪这条死胡同里。
在联邦国防军对新枪的招标要求中,除了总重、弹药、射击精度、枪管长度等各项外,还要求相对经济和采用传统设计,也许是吸取了美国ACR计划失败的教训,担心太过于强调技术超前会反而导致在现阶段的不适用。HK公司根据VP70、HK36和G11获得的经验教训,最终诞生了HK50。由于外形的相似,很容易让人怀疑HK50只是HK36计划的复苏,但实际上HK50是全新的设计,尽管它的一些设计明显是从HK36身上获得灵感,但是,它实际上具有阿玛莱特AR-18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