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嬴驷第一部和第二部判若两人,是编剧改了人设吗?
正如题主所说,是编剧改了人设,因为两者编剧就不是一个,从第二部开始《大秦帝国》系列的版权被卖给了央视,作者孙皓晖不在参与电视剧的拍摄,所以从第二部开始,《大秦帝国》系列的剧情已经跟小说千差万别了。
我们具体到秦惠王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嬴驷(实际上赢是姓,当时的习惯,贵族是不称姓的)。这个人物其实是典型的得罪作者,所以在第一部里,孙皓晖此处个人对惠王情绪很大,而到了第二部的电视剧,编剧跟惠王就没那么大仇恨,自然人设就变动了许多。
得罪作者这句话可不是说笑,孙皓晖是商鞅的铁粉,他眼里的商鞅是类似于“法圣”一样的伟正光人物,而你秦惠王因为昔年旧怨车裂了商鞅,孙皓晖怕是恨不得把他刨坟掘墓了...
具体到书中,首先秦惠王被孙皓晖编造了一个私生子的身世,在大秦帝国的小说原文里,秦惠王是秦孝公跟一个宫女的私生子,而后这个宫女不告而别。
历史 上惠王的生母没有记载,但从他早早的就被立为太子,并且在孝公去世后很顺理成章的就继任来看,他大概率来说是孝公的君夫人所生,这也更符合当时的宗法制度,当然这也不绝对,但总比毫无根据的宫女所生并且宫女不告而别,还强调是私生子来的合理吧?
这段三十岁才加冕也属于瞎扯, 历史 上秦惠王加冕时才十九岁,因为孙皓晖把他的身世改成了秦孝公初知人事时跟一个宫女所生,而这个宫女比秦孝公还大六岁,所以大秦帝国里孝公生惠王时估计也就十四五岁。
你以为一个私生子这就够了吗?当然不够,孙皓晖还得安排一下秦惠王的老婆和孩子,首先大秦帝国小说里的秦惠王疑似是被儿子秦武王杀的。
而且秦武王在孙皓晖的设定里是惠王跟一个胡女所生,长相是高目深鼻,活脱脱一个胡人(要知道史记里白纸黑字,秦武王的母亲是惠王的王后),说真的大秦真会让一个胡女的孩子继承王位?
安排了这个儿子还不够,老婆也得安排下,嬴稷去燕国当质子,孙皓晖在这个 历史 事件中,安排了一下芈八子配子为质,我们说他安排这段剧情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惠王头上冒绿光,芈八子喜欢上了乐毅还跟乐毅偷情。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惠王车裂了商鞅,得罪了孙皓晖这个作者。
然后当孙皓晖不参与第二部的拍摄时,正常的编剧就把这一大堆的辣眼睛的东西删除了,孙皓晖对大秦帝国二评价很低,说不符合原著.....这种原著,符合了才是不正常吧。
第一部《裂变》的编剧是《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亲自操刀,而到了第二部《纵横》的编剧换成了张建伟。
还有个原因,第二部纵横中,很大篇幅给了惠文王赢驷跟张仪,但这二位在《大秦帝国》原著小说中,笔墨确实不多,这一段故事在书中远没有电视剧里来的精彩。但因为赢驷的角色对整个大秦帝国来说是承上启下的,如果没有赢驷的继续执行变法,就没有后来的秦国。第二部如果继续按照原著来走,一个是时间跨度太多,角色太多,没法深入表现这一时期秦国的大政方针,所以才有了第二部的全面改编,其实已经跟原著关系比较少了。
另一个原因可能也跟演员有关,第一部的刘乃艺的扮演青年赢驷,从深山回到宫廷,外表坚毅内心慌乱,第二部富大龙扮演蛰伏三年后的赢驷,内外已经同样的坚韧,两人的风格也很不同,到第三部第四部,刘乃艺直接成了平原君赵胜。当然这二位演技都没得说。
至于人设,整个大秦帝国都在表现,各代秦王都是发奋图强,而山东六国却是个个昏庸无能,有点美化秦王的意思,不管谁改编,秦王人设的大方向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