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欧商场

宗馥莉接人娃哈哈后,娃哈哈的发展前景依旧是比较困难的。

中国连续多年快消品行业的老大是娃哈哈,2013年最高峰销售额达到782亿,不过,大佬现在形势也是很危急的。

几年前,宗庆后老先生说,娃哈哈在2014年要销售额达到1000亿,现在从最高峰的将近800亿的销售额下滑到了2017年的464亿,相比去年下滑64.6亿元,距离1000亿目标,一半都达不到了,确实有些令人叹息。

公开数据显示,2013-2016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2.8亿元、720亿元、494亿元、529亿,直至2017年,营收缩减至456亿元,5年营收缩水超300亿。

作为主力单品的营养快线更是呈现出断崖式下滑,2014-2016年销售额分别为153.6亿元、115.4亿元和84.2亿元。但随着业绩下挫,娃哈哈渠道老化的问题也不断为业内所诟病。娃哈哈的问题不是什么品牌,战略,管理的问题,主要是产品出了问题。

老产品,核心大单品下滑,营养快线从150多亿下滑到80多亿,新的大单品却没有形成。

虽然,娃哈哈的新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基本没有成功的,啤儿茶爽,启力、格瓦斯、小陈陈、富氧水,哪一个做成功了?另外,多元化也失败了。2002年,娃哈哈宣布进军童装市场,基本失败告终;2010年,娃哈哈做奶粉,取名?爱迪生奶粉?,也是失败;2012年,娃哈哈斥资17亿打造城市商场综合体娃欧商城,定位是满足中国中产阶层消费,销售的是知名度较低的欧洲品牌,还计划5年内在全国开设100家连锁店,但好景不长,2014年就爆出亏损严重,拖欠租金等新闻;2013年,娃哈哈投资150亿元做白金酱酒,现在也是偃旗息鼓。

哇哈哈受制于传统的思维,难以适应互联网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碎片化的特征,娃哈哈很难通过传统的营销体系去把握,因此,衰落是必然的。用传统的思想去做互联网一定是失败了,现在娃哈哈推出的新品?天眼晶晶?,也是这么一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