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认为自我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博弈阶段
补充:
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的思想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他的主要观点有:
①自我的主客体分化。主体我是自我主动、自主的部分,客体我是自我结构性的稳定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就是自我的活动和发展过程。
②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一类是概化他人,即社会文化整体。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如父母、老师、导师等。
③自我形成和发展分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地模仿他人。
第二,游戏阶段。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和观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第三,社会角色扮演阶段。它是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2)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境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