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汉和他的儿女们

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时,强忍住泪水不让它顺流而下,名为《活着》的书,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孤寡老汉和一头老牛。

他的身上,几乎凝练了所有人生的苦痛:破产、拉壮丁、丧娘、丧子、丧女,丧妻,丧女婿、丧孙……四度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暮年,几乎一无所有,但仍然能带着老牛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哼着歌。这大概就是经过捶打之后对命运的逆来顺受吧!

他在床头压了十块钱,不让别人白忙活他的后世,期待着一家人在另一个世界的团圆,可他的寿命却又异常漫长,经历着人生的煎熬,活成了苦中作乐的代表。

有人说,每当遇到挫折时,就去读余华的《活着》,然后又有精力折腾自己了,我读完了也是这个感受。

输光了财产后,父亲让蜜罐子里长大的福贵,第一次挑起扁担,来回步行数十里,用变卖全部祖产得来的铜钱,还清了欠下的赌债。

沉重的扁担将他的肩膀压得血肉模糊,这是他第一次尝到生活的苦,也是以后四十年苦的开端。

父亲被他的荒唐行径活活气死,怀孕的妻子被失望的岳父强行接走,只剩下年迈的母亲、幼小的女儿,几人缩在破旧的茅草屋里相依为命。

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福贵只得厚起颜面,走进曾经属于自己的大宅院,央求买走自家全部祖产的地主龙二租给他五亩地。

他笨拙地跟着其他佃户学习耕地、播种,每天都累得筋疲力竭,直到家珍产子后从娘家归来,有了家珍的陪伴,才让他觉得生活有了点盼头。

可这段艰苦日子,已经严重损害了母亲的健康,眼看养尊处优了大半辈子的母亲,被病痛折磨的痛苦不堪,福贵赶紧进城找医生。

却不料,恰好赶上军队在抓壮丁,这一抓就是两年。两年里富贵牵挂着父亲的病情,带着两个孩子还要照顾母亲的妻子,每一天都心如油煎。

可他却不敢私逃。因为同行的老兵说,逃就意味着死得更快,而且即使逃离了这支队伍,还会被下一支队伍拉走,好在,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纷飞的生死一线,福贵活了下来,活着等到这支队伍溃败投降。

他急忙赶回家,却发现母亲早就病死,妻子憔悴不堪,女儿变得又聋又哑。

张爱玲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身为成年人,谁不是一边在深夜里崩溃,一边在太阳升起后,咬紧牙关继续死扛,996/007,房贷、车贷、房租、水电,只要干不死就朝死里干。

福贵被拉壮丁的那两年,最受煎熬的是家珍,她无数次进城打听丈夫的下落,却一次又一次失望而归。

没人知道福贵的下落,甚至没人知道福贵现在是生是死,可即使最难的日子,家珍也没有想过离开徐家。

这个出身富贵,又嫁入富贵人家还嫁给名为“富贵”丈夫的女学生,脱下了华美的旗袍,换上了粗布衣衫,用一双没沾过阳春水的双手,操持繁重的农活,艰难地将儿女拉扯长大,为婆婆养老送终。

等到福贵回来的时候,这个家虽然破败,却还有亲人在守候,对于游子而言,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回来后的福贵,安下心来与家人踏实过日子,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孩子们怎么懂事,依然过得捉襟见肘,眼见着儿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还凑不出他上学的学费,两口只能忍痛把凤霞送给别人当女儿。

每天牵肠挂肚,担心又聋又哑的女儿在别人家受了欺负。可当想家的凤霞偷跑回来后,福贵又是感动,又要硬起心肠,把女儿送了回去。懂事的凤霞没有哭闹,她虽然无比舍不得父母,舍不得弟弟,还是乖乖牵着父亲的手,走了十几里路赶回城里。

临别的时候,她用冰凉的指尖,抚摸着父亲的脸庞。这份浓浓的依恋打动了福贵,打动了父亲,他转身背起女儿,一步步回到破败却温暖的家中,坚定地对妻子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把凤霞送走。”

是啊,就算生活再难,只要有家人在一起,又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呢。

就算人生再苦,只要有家人陪伴,总能在最细微处感受到温暖,只要有温暖,人生就有希望。

有段时间,福贵觉得生活开始有盼头了,凤霞已经长大,挣的工分可以养活自己;有庆边读书边放羊,练就出一双飞毛腿,在学校运动会上还拿了第一名;家珍依然贤惠能干,将所有家人照顾得妥妥帖帖,福贵自己也在地里踏实苦干,虽然还是穷着,但每一天都生机勃勃。

可当命运露出狰狞面孔时,他的盼头破灭了,有庆上到小学五年级,眼瞅着就能回家挣工分,却在一场献血中,为了别人家的孩子被抽干血当场惨死。

凤霞幸运地找了个知冷知热的丈夫,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和美的日子,就因为难产大出血而死,丧子丧女的悲痛压垮了本就患病多年的家珍,女儿死后她也撒手人寰。

临死前,她嘱托福贵:“你还得好好活下去,还有苦根和二喜。”

可命运的残酷超乎想象,没过几年,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先后因意外身亡。

在本该儿孙绕膝的年龄,福贵失去了所有亲人,所有依靠,所有指望。

老汉在枕下放了十元钱,想等自己死后,收尸的人能看在钱的份上,把自己和家人葬在一起,却没想到,虽然腰常常疼,眼睛越来越花,却一天天活了下来。

攒够一头牛的钱,他去买了一头和自己一样老的牛,一人一牛,每天说说话,耕耕地,彼此相依为命,再次把日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收获,也是《活着》要揭示的意义,生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稀缺品。

在序言中,余华说,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功名利禄,是我们行走世俗的奖励,却不是桎梏生命的枷锁。

艰难困苦,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修行,而不是埋没希望的恶浪。

孤独无助时不妨读读这本书,愿此后余生,你能遇逆境不馁,处顺境不惧,认真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活出淋漓尽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