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陆,空当前最先进的装备是什么?具体介绍一下先进在那些方面,谢谢!
海:094型核潜艇
对于中国海军是至关重要的,该级艇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预计将利用从俄罗斯和西方获得的技术。美国海军情报局认为:"094型将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潜艇(废话,还能越造越小?预计将比‘夏'级潜艇有明显改进,安静性和传感器系统性能有所提高,推进系统也要可靠得多。"
"更重要的是,094型将装载十六枚新型导弹,在数目和性能上大大超过‘夏'级核潜艇上装载的十二导弹。094型在渤海造船厂建造。预计将在本世纪初下水服役。"
094型核潜艇将装载新型"巨浪-2"(JL-2)弹道导弹,射程超过4000海里(7400千米)。因此,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够从中国近海的活动"阵地"瞄准美国的目标区。
关于中国海军新一代核潜艇093/094,民间与国外媒体一直猜测颇多,但多有不实。在此,我首先要说明的是,此前关于"093/094已经于2001年服役"或者"093/094已经大量建造"的说法都是不实的。一些技术瓶径(主要还是"心脏病"——反应堆)使093/094项目大大延迟了,不过各位军友可以放心:这个压倒了中国航母计划的"093/094";这个"二十年磨一剑"的093/094,必是精品。
(1)反应堆仍是压水堆(而非此前国内军友们热炒的"高温气冷反应堆")
此前国内军友们此前国内军友们根据中央电视台一则"中国10MW高温气冷反应堆实验堆成功开车"的新闻,再加之国内早已流传的俄罗斯核专家携带技术资料在中国工作的种种传言......使许多军友对"093/094将装备高温气冷反应堆","水下最高航速达到45节","安静性超过美俄"等传言深信不疑。
其实,稍微有些"基础知识"的军友就会知道:6000~8000吨的核潜艇一般装备两台90MW的反应堆或一台190MW的反应堆。
10MW的实验堆与90MW的军用堆之间是有巨大的技术距离的。
目前,中国能与美国比肩的军事领域只有激光。中国在反应堆技术上与美俄相差甚远,这决非几个美国不要的俄罗斯三流专家能解决的。(2003年10月4日补注:而093/094项目的延迟主要还是由于压水堆的"自然循环功能"技术不过关造成的。)
(2)首次采用"浮筏减震"技术,安静性"大大"降低。(看清楚了,是"浮筏减震"而不是"筏减震")
与"筏减震"的被动减震相区别的"浮筏减震"是一项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的主动减震技术。目前只有美俄英法和德国掌握。(听说日本也在积极研究这一技术。)
美国海军从60年代开始研究浮筏减震技术,于80年代取得成果,并应用于其核潜艇上,降低噪音15~20分贝。
苏联的浮筏减震技术研究开始于70年代,降低噪音30分贝!
中国的浮筏减震技术在90年代成熟。(有消息称:中国已将浮筏减震技术应用于091/092的现代化改装项目中。)
(3)将装备"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
中国"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于世纪之交就已达到使用阶段。(领先于美国!)但由于压水堆技术不过关,使093/094项目延迟。
目前正在对"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的软件进行升级。
中国"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的研制成功将极大的加强中国最高统帅部与核潜艇之间的联系,并增加核潜艇的隐蔽性。(不用再定期上浮致水下几十米接收超长波信号,可以长期待在水下数百米。)
(4)耐压壳使用新型材料,作战深度空前。
据不太可靠的消息称:093/094的作战深度达到了600米以上!(091/092才300米呀!)这条消息的真假我也不知道,各军友自己判断吧。
还是这条不太可靠的小道消息称093/094的耐压壳使用的是NS110超高强度钢材。(许多参数已经接近或超过钛合金,只是加工困难。)
(5)装备了中央消磁系统,隐蔽性近一步加强。
(6)采用了"泵喷射推进系统"
这条消息的真假我也不知道,各军友自己判断吧。(不过我以为:093/094的第一批可能仍将使用由减震合金制成的7叶大侧斜低噪螺旋桨。)
"泵喷射推进系统"即能防止螺旋桨产生的空泡,又能对噪音形成屏蔽。好处多多。
美国"佛吉泥亚"级,"海狼";法国"凯旋";英国"前卫" 都采用了"泵喷射推进系统" 。90年代中期中国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泵喷射推进系统的水动力实验,并进行了1/4与1/2模型实验。(2003年10月4日补注:最新信息显示,中国的泵喷射推进系统研制进展缓慢,尚未进入实用阶段。093/094的第一批仍将使用由减震合金制成的7叶大侧斜低噪螺旋桨。)
中国海军一艘新型核潜艇曾在中国青岛港的外海成功发射一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在飞行几千公里之后导弹击中了新疆内陆沙漠中的目标。发射这枚射程至少为8600千米的“巨浪2”的导弹载体,就是中国自行研制的“094”战略导弹核潜艇。
陆:中国99式改主战坦克
99式改主战坦克是98(99)式主战坦克的改进型。主要改进如下:
1、动力采用国产150HB型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1500马力)和新型高效传动系统,最大公路时速达80公里/小时。
2、坦克炮塔正面和侧面都在原有复合主装甲的基础上,加装了新的楔形双防反应附加装甲,具备了优异的防弹外型,其车体也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大幅提高。车体和炮塔的防护能力则相当于800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另外,在弹药、火控、数字化等方面应有改进。
测试中的早期型98式战车。装填手舱盖后方被罩住的物体就是98式独门的致盲雷射攻击系统
,炮塔后方装有一具雷射接收/警告器。注意炮塔正面设有附加装甲的挂载硬点。
99式改的炮塔正面使用类似豹二A5的箭簇型装甲,防护能力大为提升;而车头也配置了不少附加装甲。
型号 99式主力战车
制造国/厂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使用国 中国
车体尺寸(m) 长7.3(不含炮管)/11(含炮管) 宽3.4 高2(至车顶)
战斗重量(ton) 51
发动机/马力 150HB或Perkins Engines CV-12-1200 TCA 12V或6DT-3柴油机或WD396柴油机*1/1200
推重比(ton/马力) 23.53
极速(km/hr) 65
续航力(km) 450
乘员 3
武装 主武装:ZPT-98 125mm 48倍径滑膛炮*1
次武装:
Type-85 12.7mm防空机枪*1
Type-59 7.62mm同轴机枪*1
94式烟幕弹发射器*10
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战车发展突飞猛进,除了最初的80式、大幅改良的85式以及更新型的90式之外,中国本身的王牌车种却另有其人。在199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庆祝建政50周年时,通过天安门广场的阅兵车队中,有18辆前所未见的新型战车引起世人的瞩目。最初西方以为此种首度曝光的战车是96式战车或90-II式的中国自用量产车种,后来才知道是全新的战车,名为98式,编号WZ-123或ZTZ-98。98式与俄制T-72与T-80战车有相当程度的技术渊源,T-72早已是中国90式/MBT-2000的参照对象,至于更先进的T-80U则是在1995年由俄罗斯向中国展示,自然也成为未来98式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例如,98式的底盘与T-80U简直是一模一样。即便如此,98式的整体构型与细部构造与俄制战车还是有相当的差异,例如方形焊接式炮塔就是从85系列发展而来。在1989年,中国当局与北方工业公司签订发展第三代主力战车的合约,从1990与1992年各制造了一辆原型车进行测试,最后在1998年定型,依照年份定应名为98式,不过后来正式命名为99式.
与先前85/90式战车相较,98式战车外观最容易辨认之处,就是车头的V字形档弹板,此种设计先前见于俄罗斯T-72战车,主要用于防止弹片沿着车头击中炮塔环。98式使用85-II M以来中国战车惯用的方形构型炮塔,车头与炮塔正面采用中国最新科技的模组化复合装甲,据信由钢板、陶瓷、玻璃纤维夹层构成,必要时还可加挂高爆反应装甲(ERA),使98式成为中国防护能力最好的战车。此外,98式的战斗室内壁敷有从90-II启用的抗辐射线涂料,此外也敷设衬里以防止被炮弹命中后,弹片或震波造成的装甲崩落碎片在车内四散而伤害乘员。由于车内装备较多,98式的炮塔也比先前的90式略大一些,然而也因此与车体产生较大的缝隙,构成防护上的弱点,炮弹破片可能由此射入并破坏炮塔环。动力方面,98式战车配备一具1200马力的柴油机,但是型号说法却有好几种:第一是中国自行研发的150HB系列柴油机,据说仿自德国MTU的MB871 KA501,但是否实用化还有待证实;第二种说法则是沿用90式的西方动力套件,包括英国帕金斯引擎公司(Perkins Engines)的CV-12-1200 TCA 12V柴油机以及法国SESM公司的ESM 500自动变速箱(有五个前进档,两个倒退档),但此种组合应该可以排除;第三种则是德国WD396柴油机,此外也有消息指出98式原型车在测试期间曾使用乌克兰制6TD-3柴油机,这些可能发动机的出力均为1200马力。变速箱方面,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98式仍沿用过去的液压辅助行星齿轮手排变速箱,有7个前进档与1个后退档,但是却有消息传出98式在测试期间遭遇到不少传动方面的问题。98式的战斗重量增为51ton,是目前最重的中国战车,已经与日本90式不相上下,最大路速65km/hr,越野时速47km,单靠车内燃油的续航力为450km,加装车外油箱后则增至600km。98式的承载系统布置与T-80颇为类似,两侧各有六对承载轮(不过承载轮外观类似T-72),据信使用扭力杆悬吊系统,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对承载轮还设有液压避震器;此外,98式的履带和发动机舱散热栅也与T-80相似。98式的发动机舱比96式更大些,车体长度因而略微增加,路轮间距也有所不同。
98式的射控系统较85-II M、90-II更为精良,使用了数位化技术,除了整合式双轴稳定系统、炮手瞄准仪(含雷射测距仪)、数位弹道计算机、大气感测装置外,还增加红外线热影像仪,使其夜战能力大幅提升,而此一技术咸信是来自于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的哈利德(Al Khalid)战车。98式的车长拥有独立瞄准仪,车长、炮手瞄准仪均拥有日/夜间能力以及雷射测距仪,可能具备Killer/Killer机能。此外,98式的车长、炮手瞄准仪均拥有TVT自动追踪装置,类似日本90式战车;当热影像仪发现目标后,便由炮手或车长按下按钮,射控系统便自动对目标展开精确追踪,将其保持在观测器的瞄准线上。此外,98式也配备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新的VHF-2000战术无线电,其中GPS整合于射控系统后,能随时在战车内显示本车位置,并透过战术无线电系统回报给上级指挥单位。98式的第一发命中率达80%,第二发则提升至95%。
98式最独特的装备莫过于整合式的雷射警告/主动反制系统,这与西方、俄罗斯近年发展的战车主动防御系统有相当大的不同,目前是98式的独家。JD-3包括炮塔尾部装有一具雷射预警系统((Laser Warning Receiver,LWR),以及装填手舱盖后方一具特殊的致盲雷射发射器(Laser Self-defence Weapon,LSDW),以及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当LWR接收到敌方雷射标定器讯号后,系统便自动将炮塔转至雷射来源方位,接着便启动LSDW;LSDW先向目标发射低能量雷射,根据雷射回波来标定位置,确实锁定后便发射高能致盲雷射以破坏敌方光电感测器,甚至使对方操作人员失明。LSDW发射器的最大仰角高于主炮,甚至能用来对付敌方直升机;此外,据信LSDW也能以低能量模式作为车间讯号沟通之用。相较于85式与90-II的六联装84式烟幕弹发射器,98式换用两组五联装94式烟幕弹发射器,分别置于炮塔两侧,这也是98式战车的外观特征之一,此烟幕弹也可能与车载主动防御系统结合,发现威胁后立即自动发射。除了雷射警告/主动反制系统外,早期的资料也指出98式将配备JD-3盲眼一型红外线反制系统,能持续发射红外线干扰脉冲以反制红外线导引反战车飞弹,但从98式实际的照片上看不到这种装备。武装方面,98式配备中国新开发的ZPT-98 125mm 51倍径滑膛炮,以及配套的自动装填系统。最初西方以为ZPT-98是改良自俄制2A46 125mm 48倍径滑膛炮(先前85-II M、90-II便配备此炮的中国仿制版),后来的消息则指出ZPT-98的计数源於中国新开发的120mm滑膛炮。ZPT-98可发射中国最新开发的衰变铀弹蕊翼稳拖壳穿甲弹(APFSDS),据说穿甲能力与西方最先进120mm同级弹种不相上下;此外,98式战车也能使用高爆穿甲弹(HEAT)、高爆破片弹(HE-FRAG)以及类似俄制AT-11的炮射式雷射导引反战车飞弹。98式仍沿用从85-IIM一脉相传的俄式自动装填系统,容量22发的回转式弹舱位於炮塔环下方,炮塔内的乘员坐在弹舱上,且战斗舱与弹舱之间无防爆隔门,故安全性不如欧美第一流主力战车。98式的最大理论射速约8发/分,这应是炮管固定时的数值,实战中则还必须考虑到射控系统效能、主炮俯仰调整与人员熟练程度等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主炮发射后约需10至12秒才能回归装填位置。次武装方面,98式使用Type-85 12.7mm防空机枪,并沿用原先96式的Type-59 7.62mm同轴机枪。
98式的研改还在进行,之后定型的98式改(又称98G)的炮塔正面加装类似德国豹二A5的箭簇型装甲,避弹造型与防护能力均获得显着提升,此外据说也换装更可靠、性能更好的改良型自动装弹机,以及更新型的第二代热影像仪。未来中国还将在98式上测试1500马力的新发动机(可能是150HB或6DT系列的改良型),届时其机动能力将大为增进。中国战车发展至此,已逐渐跳脱俄系战车的阴影,整体技术水平也非昔日吴下阿蒙,部分能力已经与西方与俄罗斯最先进水准相差无几了。虽然98式的性能优於先前中国研发的任何一种战车,但其精密昂贵也非比寻常,解放军根本不可能全面换装。因此,未来中国新一代主力战车发展将采用高低搭配的模式,以数量较多但较便宜的96式(动力、射控与装甲较98式低一等级)为骨干,较昂贵的98式则仅做重点部署。2001年底,首批40辆98G战车开始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甲部队。西方估计从2000年开始,中国大概以每年20辆的速度生产98G,所以至2004年中国已配备80至100辆此型战车,但实际上究竟如何仍不明朗。附带一提的是,96式与98式外型十分相似,比较明显的区别包括98式的JD-3雷射主动反制系统、发动机舱散热栅、承载轮间距以及98式车头的V字型避弹钢条等;至于炮塔正面加装箭簇型装甲的98G就很容易辨认了。
对台湾陆军而言,中国自制战车性能超过出M-60A3、CM-11等主力车种是早从85-II M出现后便存在的问题,从1990年代末期由於96式、98式正式付诸生产而使问题浮上台面;然而,台湾因国防预算有限,近年大部分投资集中于海空军,始终无缘换装新型主力战车。不过由於中国两栖能量有限,无法在战争决胜期间运送足够数量的新型战车渡海登陆;事实上,等到中国将其机械化部队大举送上台湾本岛或离岛时,表示台湾已经丧失制空与制海权,战败的结局大致底定,因此中国新型主力战车对台湾的威胁实质意义并没有那么重大。虽说如此,为了避免在98式之类新型战车上岸后台湾无法有效压制的情况发生,台湾最好还是要设法提升战车部队的相关装备;而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98式战车的致盲雷射系统显示中国在此方面研发有成,未来这类装备应该不只会摆在98式战车的炮塔上。
空:j10
歼十性能参数估计
性能 数据
机长 14.57米
翼展 8.78米
推力 122千牛顿
最大速度 2.0马赫
最大升限 18000米
作战半径 1100公里
最大航程 2500公里
起飞重量 19277公斤
载弹量 7000公斤
01样机从零诞生
歼-10自研制起就雄心勃勃,也因此备受关注——比如,它一开始就锁定当时最盛行的“鸭式”气动布局。作为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它的任务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980年代初,航空工业重新制定了“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方针,即用较先进的歼-7、歼-8 替代部分老式战机;研制歼-7、歼-8的后继改进型;以米格-29、苏-27为主要作战目标,预研能够满足2000年前后作战需要的先进战斗机。
中国一航直属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许德介绍,1982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听了邹家华(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汇报后,提出要搞一个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投资5个亿。
研制任务交给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也称611所)。
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批准歼-10立项研制,代号为十号工程——“当时定位F16 ,差距很大。”许德说。
在当时国内一些专家看来追赶F16“望尘莫及”。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歼-8战机,也只是二代机,而先进的第三代战机美国的F15、F16和苏联米格-29,已经开始装备并应用实战。
时年56岁的宋文骢领衔担任歼-10总设计师,他此前曾担纲设计歼-7C,名义上是国产,不过技术仍是仿制苏联的米格-21战机。
经过在全空军范围内反复筛选,24人进入试飞员的考核。
第一次上课,飞行员们全都目瞪口呆。“这样的飞机从来没见过!”歼-10全部使用计算机操纵,这对早已习惯第一二代飞机拉杆、蹬舵的飞行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歼-10的设计中,中国首次采用现代飞机设计理念,把人和系统放到一起进行研究,以达到人机一体。“以前都是飞行员适应飞机,现在设计理念变了,设计更人性化,飞行员一进座舱,没有不舒服的地方。”试飞员雷强说。
1993年,雷强等5人脱颖而出,被确定为“首席试飞员小组”成员——这也是与国际接轨。这一年,品质模拟试验台建成,上面的模拟器操作逻辑、灯光照明和座舱内所有设备都跟真飞机完全一样,试飞员还可以演练不同气象条件、不同特情的飞行状态。
从第二代机械传动战机,到第三代数字电传飞机,跨越非常大。从气动外形布局,到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从综合化航电系统,到计算机辅助设计,歼-10完全“脱胎换骨”,仅新成品率高达60%。
一切从零开始。
试飞员成为飞机研制的重要参与者。仅就新型战机的座舱、起落架等方面改进,他们就提出近千条建议。不仅如此,他们还直接参与设计,飞机的手柄、油门杆等,都是他们用橡皮泥一点一点捏出来的。
设计人员没有空中感觉,只能依靠飞行员反馈信息,反复改动,不断完善。
1997年11月,歼-1001架样机,终于停在起跑线上。雷强被确定为首飞飞行员。
“这才叫真正的战斗机!”
1998年3月23日,歼-1001样机首飞。
成都军区温江机场,人头攒动。停机坪上,一架黄色涂装、具有鸭式结构布局的新型战机悄然站立——它就是歼-10 。
一二代战机属于静安定飞机,第三代战机属于静不安定飞机。
“通俗地讲,静安定,好比一颗钢珠放进碗里,不管怎么滚动,它最后都能找到一个稳定的支撑点;静不安定,则好比把一颗钢珠放到另一颗钢珠上,理论上讲应该有一个点能放得住,实际上总要掉下来。”成飞公司副总工程师苗文中解释。
国外首飞三代飞机,一般都采用加配重的办法,使其变成传统的静安定飞机,待试飞员完全熟练后再改回来。开始,设计人员也想采用国际惯例,但这样一来,周期至少延长半年。
总设计师征求雷强的意见,雷强说:“我们不能跟在人家后头,也等不起。”他天天泡在飞行模拟器上演练,而不仅仅是胆子大。
雷强身穿特制的橘红色飞行服,走向战机。他像喝了酒,满脸通红。陪同他的大队政委抓住他的手,一把脉,150 !雷强默默地爬上悬梯,跨进机舱,一回头,发现为他送行的试飞局局长脸上挂满泪水。
点火、滑出、加速、拉杆,飞机跃出地平线,刺向蓝天。
战机绕着机场飞了三圈后,雷强发现油料还有剩余,就请示再飞一圈。20分钟后,新型战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平稳降落在跑道上,整个机场一片沸腾。“这才叫真正的战斗机!”走下飞机的雷强无比兴奋。
首飞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试飞员们接下来的工作,是对战机进行反复检验,使设计缺陷逐一得到暴露、修改,为战机定型做准备,也为以后飞行员的操作提供依据。
1999年,何斌斌等第二批四名试飞员进入型号调整试飞,这是更大强度的试飞——只有飞出极限值,新型战机的性能才能得到拓展,战斗力才能得到提升;因为是极限情况,在第三代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国外无一例外都摔过飞机。
何斌斌在一次返航时遇到黄沙袭击,地面风速达到14米/秒,“飞机像喝醉酒的汉子”,摇摇晃晃,方向也跟着往一边倾斜。这时,他把速度加到280公里,用集团法、航向法判断飞机姿态,接地瞬间,“在场的人腿都软了”。何斌斌写了《大侧风飞行方法》,“歼-10的抗侧风性能成倍数增加”。
“低空大表速”试飞,考验飞机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和颤振特性。低空大气稠密,飞机速度越快,速压越大,一旦越过临界点就会导致飞机解体。“低空大表速”就是要飞出在飞机不解体的前提下,飞机速度所能达到的最大逼近值。
据统计,国外试飞这个课目解体摔掉的飞机不下50架。俄罗斯第一架苏-27试飞,就发生机毁人亡惨剧。
每次李中华驾机升空,科研人员都会默默地帮他整理飞行装具,满脸悲壮地目送他登上飞机。为了探索极限值,他一点点增加速度。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前起落架护板发生扭曲变形、机翼前沿的铆钉因为载荷太大而被吸出等问题。“再往下飞会产生什么后果,谁心里都没有底。”
2003年12月1日,李中华向“低空大表速”极限值发出挑战。他从万米高空以向下25度角度,全加力、超音速状态向下俯冲。随着飞机加速,他感到血往上涌,身体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当速度达到120米/秒时,“就像坠入无底的深渊,被丢在了无边的黑暗寂静世界。”
地面监控室里,当监视器显示飞机速压已超过了9000公斤时,时任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院长的沙长安形容他当时头发一根根都竖了起来。
油料往发动机里倾泼,大气与机身急剧磨擦产生的刺耳噪音盖过了发动机的轰鸣。李中华咬紧牙关,到距地面不到千米时,他扫视了一下显示屏:速度完全达到并超过了飞机的设计值。他拉起杆,飞机机头瞬间扬起,重新驶入天空。
这一飞,创造了国产飞机在大气层最快飞行速度的纪录——超过了运载“神六”的火箭在大气层中1300公里/小时的速度。
此外,歼-10还实现了空中启动和空中对接加油。
发射空-空导弹
德国一名专家用作战指标来判断飞机:飞机的作战性能与飞机的基本关系成一次方,与机动性能成二次方关系,与航电综合成三次方关系,与配备的武器系统成四次方关系。
空中实弹打靶试验风险性极强,就“像试飞员坐在了火药桶上,如果导弹点火后发射不成功,将对试飞员和飞机构成严重威胁”。空军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梁万俊执行歼-10飞机第一枚导弹发射的试飞任务。
他曾以万米高空空滑迫降惊天一搏的创举,成为央视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人们知道他是枭龙战机试飞员,但不知道他也试飞歼-10。
新型战机飞到靶场上空。一颗照明弹倏然发射,在空中变成一团火球。运用先进的机载雷达搜索,梁万俊很快截获并锁定目标,判断时机后按下发射按钮。导弹挟着一股白烟直扑目标,耀眼的火球顿时凌空爆炸,散成点点碎片。
一年之后,我国新型空空导弹研制成功,试飞员徐勇凌负责驾驶新型战机进行靶试。
发射前,试飞员徐勇凌信心百倍。他给试飞总师发短信:“靶试成功,误差5米以内。”然而,事情一开始就不顺利:导弹相继发生引导头问题和信号衰减问题,在通电检查时还把导弹部件烧掉了。经过一番周折才决定进行发射。首发成功,第二枚却脱靶。
2003年12月21日和23日,徐勇凌两次升空,导弹发射成功。25日,剩下最后一枚导弹,目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超音速靶机。发射按钮一按,导弹喷吐着长长的火舌,直接钻进靶机尾喷管里,凌空爆炸。
国产第三代战机的定型试飞划上句号。
成飞公司副总工程师苗文中介绍,歼-10试飞一个架次的综合花费是27万元。歼-10飞机定型前一***试飞了3000 多个起落。李中华试飞“大迎角特性测试”课目,原定30个架次的试飞任务,经过优化编排,只用17个架次就完成了任务,为国家节约经费300多万元。
“18岁,参军了”
定型不久,中国第三代新型战机正式装备部队,歼-10双座机、歼-10改进型、海军型正全面推进。
已经74岁的设计师宋文骢院士动情地说:“从1986年的第一张草图,到今天喷上‘八一’军徽,我们的歼-1018 岁了,长大了,参军了,交给部队了……”
2004年11月的一天,西北大漠深处,“新兵”歼-10迎战我国引进的某型先进战机:侧转、爬升、盘旋、俯冲……发现目标,飞行员迅速将其锁定,发射导弹,“敌机”瞬间“灰飞烟灭”。接着,第二轮、第三轮……对抗演练结束,歼-10以10∶1的绝对优势获胜。
2006年12月29日,就在歼-10“揭秘”的这一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空军着眼于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信息化空中作战力量,减少作战飞机总量,重点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加强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歼-10研制成功显然意义非凡。在研制之初,它就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国防重点装备,并作为“我空军未来战争夺取空中优势、实施战役突击的战略性武器”。
军方人士称,歼-10已经成为现役我国最先进的主力战斗机,是制敌取胜的“杀手锏”。它实现了中国空军武器装备从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跨越,为未来在高科技条件下,夺取制空权,打赢局部战争创造条件。
“歼-10定型后,空军首长说歼-10飞机原则上优于同代国外战机,飞行员反映,原来是坐吉普车,现在是坐上了奔驰。”许德说。
按照“公开一批,研制下批”的原则,有人士预计,中国空军更先进的新一代战机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