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语文《吆喝》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铁铉(xuan4)囿于(you4)

 隔阂(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

 小钹(bo1)荸荠(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提问: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

 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四、探究活动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