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历史简介
周朝有791年的历史。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华夏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命名,始于春秋诸夏,诸夏之名有西周渊源,周王室尝自称夏,诸夏即分享周室礼仪与荣誉之诸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氏族的族群观念。
灭商建周
周国兴盛于周文王昌作首领的时候,在他的统治使周国势力强盛,文王死,次子姬发即位,在沣河东岸又建镐京,丰镐二京隔水相望,有桥相连,并称丰镐城。姬发率兵会盟军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11世纪,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与商朝十七万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
周军大胜,纣王于鹿台身背珠宝玉器自焚,商朝亡,因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朝立,姜太公在周人的灭商事业里作用巨大,他族姓为姜,出自羌人中的吕氏部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