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民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

就在这时,法国封建政府正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困扰。为了解决财政危机问题,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集150年来从未召开的三级会议。这次三级会议成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参加三级会议的第三等级代表提出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这引起了国王的震怒和恐慌,他马上出动军警,封闭会场,禁止国民议会开会。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公开反抗国王,双方的冲突趋向激烈。

1789年7月14日清晨,愤怒的巴黎市民揭竿而起。而巴士底狱成为重要的攻击目标。巴士底狱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18世纪末,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法国国王在那里驻扎了大量军队,专门关押政治犯。在某种意义上,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这一次,愤怒的起义者把它完全拆毁,象征着封建罪恶的巴士底狱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为了纪念巴黎人民英勇攻占巴士底狱的伟大功绩,法国把7月14日作为自己的国庆节。

巴士底狱的陷落标志着民众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干预挽救了资产阶级,从此,后者不得不在关键时刻依靠街头下层民众提供“一次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过了五年的历程,发生了三次大起义,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了伟大的力量,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