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322年夏,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猝死。对他的死因史学家们众说纷纭,根据记载,亚历山大在出现发烧症状10天后死去,当年还不到33岁,可谓天妒英才。但是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无法判定他到底因为什么病而死。是饮酒过多导致的昏迷不醒?是热病感染比如疟疾导致?都无从而知。
比较阴谋论的看法是他是被毒药所害,在古希腊史学家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提到,在酒会上专门为他调制红酒是安提帕诺的一个儿子伊奥拉斯,而这个安提帕诺刚刚被亚历山大革职,正心怀不满,所以他有着指使儿子投毒的动机和机会。但也有史学家认为,那个时代不可能出现能让人在10天后死亡的慢性毒药。
那亚历山大大帝是死于酗酒还是恶性疾病呢,也不是没有可能,自从他的好友病死之后,他心情烦闷连日酗酒,已经没人能阻止他,所以酒精中毒导致昏迷不醒而死。恶性疾病也有解释,因为亚历山大常年在热带沼泽地区作战,在伤口得不到消毒处理情况下,很容易化脓感染,所以在回到家乡后,很可能因为一个伤口的破裂突然发作,导致细菌感染而死。
而最新的解释,达尼丁医学院高级讲师凯瑟琳·霍尔博士把之前的结论都推翻了,她认为神经系统疾病格林 - 巴利综合症(GBS),才是导致亚历山大死亡的真正原因,这种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变,导致了他的瘫痪,从而死亡。
亚历山大大帝有着波澜壮阔的人生,是一个近乎神话般的人物,在位的十余年间,横扫了整个波斯帝国,把疆域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希腊地区和西亚北非地区第一次统一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世界恐怕又是另一幅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