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导演阐述。

悲伤的挽歌

导演韩。

在全球化背景下,谈论文化多样性似乎是对时代的无知,让人觉得矫情。而我们所面对的这部名为《青槟榔的味道》的电影,不过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阐述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黎族文化)消失的忧虑和思考的一部电影。

作为一部电影,自身的能量无法阻挡文化全球化的步伐。即使是我们这些电影人,也难免会质疑当今电影的影响力。然而,当我们抛弃电影,寻找另一种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声音并不响亮,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虽然在电影里不是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但还是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很舒服。感谢电影,给了我们话语权。感谢电影,让我们继续与生活的对话。

为什么要选择一部少数民族(黎族)题材的电影,自然有很多答案,而我们的电影就是要表达我们对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黎族)文化现状和生存的思考。当一个与我们共同生活了几千年的民族,在经历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种种天灾人祸之后,正在迎来今天人类文明的盛典时,他们正在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对于一个艺人来说,是熟悉看还是留着看!这就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虽然在人类文明的强大进程面前我们可能无能为力,但至少我们可以为他们唱一曲挽歌!哪怕这首挽歌让人心酸。

鉴于此,电影《青槟榔的味道》诞生了。

电影《绿槟榔的味道》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李氏家族如何面对外来文明与自己文明的碰撞,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虽然故事并不激动人心,但李家对生活的梦想和希望仍在绿色的槟榔树下萌芽。

对于这部电影的阐述,我想从人物、风格、表演等方面入手。

数字

立春:少女立春无疑是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从一开始,她就以一个17岁的少女天真无邪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它而动。立春和所有女生一样,在爱情萌芽,内心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的时候,爱上了姐夫。虽然立春把对姐夫王青林的暗恋藏在心里,但她像一颗绿色的槟榔,刺痛了她的生命。影片中,立春自始至终保持着一个少女特有的懵懂。无论是最初的暗恋,还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立春都表现出了“涩”字。这部电影的片名《青槟榔的味道》,也是用青槟榔的涩味隐喻一个黎族姑娘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同时,立春也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立春的角色不仅承载着黎族美好善良的形象,也是传播黎族文化的忠实支持者。她自觉抵制西方文化(英语)对李文化的入侵。她被动学习英语,直接挑战英语老师。《立春》似乎正在完成为黎族人民代言的角色。然而,《立春》无疑是影片中的一个悲剧。她对王青林的暗恋纯洁而美好,但最终她还是失去了爱情。所以当立春扔掉那把触动了她初恋的爱情钥匙时,立春的身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不再单纯是黎族美的化身,她几乎在一瞬间完成了从梦想到现实的转变。当《立春》走出李宅,走进世界之窗时,也预示了李文化不可避免的终极命运,走进了博物馆,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博物馆文化,供后人瞻仰和研究。如果《立春》在未来世界之窗的舞台上载歌载舞,或许人们看到的黎族人的形象,只是作为一个鲜活的民族标本而存在,等待他们的只有商业利用的价值。

王青林:在这部影片中,王青林是一位工作认真、深受师生尊敬的小学教师。他是立秋的丈夫,但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立春喜欢他,而王青林似乎在刻意回避这种感觉。当立秋回来发现他怀了别人的孩子时,他没有拒绝立秋,而是悲伤地接受了她。他甚至对立秋感到内疚,因为他不能生育。

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普通的李老师,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具有双重文化符号的人。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新一代的李知识分子。他以知识分子的敏感警惕着李文化的危机意识。他不停地跑来跑去,试图说服放弃学习黎族方言的大人和小孩。他知道,一旦连自己的母语都断了,那就意味着黎族从地球上消失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因此,他尽力阻止这一天的到来。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只要黎族语言代代相传,黎族人就不会消失。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和伊冯·王琳·李雪一起说英语的孩子日益减少。尤其是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铺天盖地的时候,远在天边的李寨也未能幸免。王粲青林虚弱的身体经得起风浪吗?他的所作所为站得住脚吗?

我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立秋和湖南人小谢的孩子出生了,王青林给他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生。

李生象征着黎族人从此重获新生的意义。我们猜测这可能是王青林的意思。

奶奶:说实话,我个人最喜欢奶奶这个角色。奶奶不仅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也是传统黎族的代表。目睹了黎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后,奶奶一言不发。她平静如湖,预言着人生的重要命题。

事实上,祖母的死亡表明了黎族文化的衰落,而棺材是这一特征的象征。这部电影之所以没有写奶奶的死,并不是故事没有必要,可能是出于我个人对李文化的怀念,也不想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这种不祥的预兆,所以我把编剧的权利留给了奶奶,让她继续和我们在一起。

立秋:立秋可能是黎族的一个叛逆者。他对与王青林的婚姻关系不满,离婚后离开了李寨,并在那里生下了孩子。湖南人小谢来大陆的时候怀了一个小谢(汉族)的孩子,然后被小谢骗了,挺着大肚子回了老家。

立秋的行为很反常。其实,立秋的目的很简单。她只是想向村民证明,她是一个正常的孕妇。她恨王青林让她背了这么多年的黑锅。当她满足了一个女人最起码的虚荣心时,她突然出现在王青林面前。

至于为什么王青林会接受背叛了自己的立秋,而容忍李生这个有着其他民族血统的混血儿,有人可能会质疑。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答案。我想这可能就是黎族人博大宽容的爱心吧!我只能这么理解。

立春的父母:如果说立春奶奶代表了黎族最传统的一代,那么立春的父母就是在这个民族和汉族交织下成长起来的另一代黎族人。他们受过两种教育,会说黎族方言和普通话。他们很现实,追求富裕的生活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因此,当立秋和湖南人小谢离开大陆时,他的父亲表达了他的愤怒。然而,当立秋通过槟榔给他父亲赚钱时,他父亲很快原谅了她。妈妈甚至要求立春向姐姐学习。

由此不难看出,黎族的变迁和文化的衰落,是从秋父母代开始的。原因是对物质的需求是核心。

这部电影中还有其他角色,如小李,英语老师和小谢。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地位,维持着故事叙述的关系,但他们都成为加速李文化衰落的象征。

风格

我觉得这是两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关于这部电影是用什么风格完成的,以及如何完成这部电影的风格。

每部电影只能有一种风格,是独一无二的。那么《青槟榔的味道》这部电影的风格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可能我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吧。如果我想确定我执导的每部电影的风格,我会寻找一个观点。谁在讲故事,导演还是剧中人?是全知还是未知?

分析这部电影,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故事的视点其实是多视点的。表面上,立春以暗恋妹夫王青林为主线。其实是以一个黎族普通家庭的剖面为蓝本,横向展现了黎族几代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所以决定这部电影风格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多视点结构。

多视图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要求真实自然,拒绝人工雕琢;允许放大生活,但拒绝干扰生活;捕捉自然之美,拒绝伪唯美。

让生命在故事中流动,这应该是我们电影《青槟榔的味道》的标志性语言。

风格确定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体现。这是关于风格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完成这部电影的风格!

摄影:把我们藏起来,让镜头走进《立春之家》,心平气和地和大家对话,发现他们藏在深处不易察觉的细节!

放大生活,体验生活和生活之外的世界。

录音:李宅的一天和清晨不一样。不放过你耳朵里的任何声音。

我听说黎族的树都会说话。

艺术:绿色槟榔的颜色拒绝任何企图污染它。青槟榔的味道就是“涩”的味道,理解了这个涩字就什么都明白了。

化妆:试着观察黎族人爱美的特点,可能与我们的审美不同。

服装:黎族人和我们的唯一区别是他们也有民族服装。

道具:民族的,现代的,原始的,时尚的,包括最古老的婚礼仪式,最流行的disco慢摇吧。它丰富多样,选择很多,尊重生命。不要开全国性的玩笑。

灯光:夜景较多,色调以暖色为主。注重写意与写实的结合,辅助摄影确立本片的风格。

履行

我们的演员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演员,尽量引导演员在表演中扮演好自己,不要让他们脱离自己。

语言上,海南普通话为主调,学习大陆普通话不要啃字,以免不伦不类。

李语言的运用是本片的一大特色,一定要注意准确,不要胡编乱造。

演员之间要互相沟通,尽快熟悉角色,进入剧情。

各部门要帮助演员,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

总之,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电影,也是我们在努力做的电影。我想再过几年,我们会为我们今天的选择而庆幸,因为我们留下了一点影像记录,一点黎语对话,一点即将消失的东西——

但是,我知道,当我们真的想这么做的时候,我们需要勇气!

电影《绿槟榔的味道》海报

二号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