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兴的人物事迹

37小时营救11名被埋人员 捧起首座“中国骄傲”奖杯

2005年6月15日10时30分,建瓯市中山西路一栋刚封顶的七层大楼被后山的泥石流冲毁。

五分钟后,张国兴带领四辆消防战斗车、一辆消防特勤车载着26名官兵呼啸而至……

由于现场坍塌面积大,被埋人员位置难以确定,张国兴立即找来工地负责人,并从大队调来了该建筑物的工程图纸,确定被埋人员的位置。

炎炎烈日下,张国兴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参战官兵一起抡大锤、舞钢钎、抬巨梁,身上厚重的战斗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们利用铁锤、切割机、撬棍、起重设备等将砖头和楼板分解后一块一块移开。官兵们用肩膀扛起倒塌的房梁,用身体顶住楼板,用双手刨挖搜寻着。

11时许,官兵们搜寻到了第一个被困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营救,11时58分,第一名被埋压人员终于被成功解救,人们激动地欢呼起来。

12时20分,第二名被埋压人员被成功救出;14时30分,又一名被困人员被成功解救……至16日凌晨4时,官兵们***营救出被埋压人员九名。在十余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营救过程中,张国兴全然忘记了饥饿与劳累,只吃了一份盒饭。

21时02分,第11名被埋压人员被找到。一场持续37个小时的生死大营救在17日凌晨钟声敲响之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令人欣慰的是,11名被埋伤员中有六人生还。

张国兴带领战友们抢救11名被埋伤员的事迹经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11月9日,建瓯市消防大队光荣当选首届“中国骄傲”,他作为大队代表捧起了首座“中国骄傲”的奖杯。

困难时刻见真情 群众满意率达98%

2006年年初,建瓯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建瓯市消防大队争创“人民满意消防大队”进行评议,发放了1200份社会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统计结果出乎意料,满意率达到98%%。建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昌泰感叹道:“争创人民满意工作很多单位都有开展,但是满意率这么高,是我工作30多年来第一次遇见。”

建瓯北津水电站总投资约3.54亿元,是建瓯市建国以来最大招商引资项目。1号发电机组试运时,由于河水水质过硬、水中杂质多,给发电机组造成重大磨损,调试工作一度搁浅,价值2000多万元的设备面临报废的严峻考验。要确保1号发电机组试运工作继续进行和不报废,必须紧急调集干净的自来水才能扭转局面。而电站离城区10公里,情急之时,水电站向张国兴打去了“求救”电话。张国兴带领消防官兵们风尘仆仆地赶到后就忙开了。30多米深的大坝,仅一道陡峭、狭窄的石梯,要搬运五个0.8吨和一个一吨的大水桶,还要铺设水带,注水、引流……官兵们坝上、坝下跑了好几个来回。随着水流的缓缓注入,1号发电机组终于成功启动了。

2006年6月6日下午,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淹没了次日用于高考的建瓯六中48个考场。大队根据建瓯市政府的统一部署,7日凌晨5时开始对教室内的淤泥进行清洗,当天上午8时被淹的10多个教室洁净如新。操场上水深达60厘米,消防官兵在大队长张国兴的带领下用课桌搭起了一条通往考场的便桥,1000多名考生如期应考。

在家中不称职 却是战友心中好兄长

张国兴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他爱自己的家人和家庭,更爱部队这个大家庭。

爷爷去世,父母为了不让他分心,开了一个家庭会,不让家人告诉他,直到张国兴回江西老家探亲才知情,他跪在爷爷坟前失声痛哭:“爷爷,孙子没给您丢脸。”

他常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但是他却视队如家,对待战友胜过亲人。在战友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好兄长。来自河南的消防战士尹小广,母亲突发心脏病住院,身在军营的他万分着急。张国兴知道后,特意为他批了假,还派车将他送到火车站,让他及时返乡照顾母亲以尽孝道。大队战士多半来自农村,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张国兴特意请来技术专家对他们进行军地两用人才技术培训,使他们人人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