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比烧烤更动人的,是烟火背后的平凡人生
看完b站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一遍遍地浏览评论,循环播放主题曲,并毫不吝惜地在音乐播放器上点下红心。关掉弹幕,屏蔽所有热闹喧闹,安安静静仔仔细细地再品味一次,在笔记本上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耐心地一帧帧截图,发到手机上,用修图软件一幕幕拼接。总想写点什么来记录一下这份感动,但文字拙劣,生怕坏了味道,便一直拖啊拖。眼看夏日将去,心下早早地生出不舍,也不管它三七二十一了,抓紧把这份夏天的美好装进口袋吧。
不同于其它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把镜头对准了街头巷尾的烧烤摊子,记录了不入流的市井小吃。片子播出后被大批吃货网友鉴定为“中国版的《深夜食堂》”、“烧烤版《舌尖上的中国》”。西昌小二哥的烤凉山小猪肉,云南昭通马思的烤牛肉小串,新疆尉犁县的阿不都烤全羊,湛江三江村口阿平三毛兄弟俩的烤生蚝,锦州铁合金大飙的烤干豆腐卷,长沙露天烧烤摊父子俩的烤小菜,吉林长春钱锋总店的炭缸烤土豆,云南建水老李父女俩的烤豆腐,湖北宜昌90后女孩茄子妹的秘制烤茄子,山东烟台的阿宋烤海肠,宁夏银川的宝子烤羊蹄,哈尔滨老太太烧烤的生烤鸡蛋......甚至于东北的烤蚕蛹,广西百色的烤猪眼睛,重庆的烤脑花,徐州的烤羊球、油腰子等等一类暗黑料理,都隔着屏幕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满屏的“湖南小孩馋哭”“山西小孩馋哭”“四川小孩馋哭”“广东小孩馋哭”“上海小孩馋哭”......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小孩纷纷涌来,在屏幕前留下馋涎的口水,以及因为吃不到而落下的西湖泪。
但与其说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倒不如说是一部讲述市井小民平凡人生的人文纪录片。由片名《人生一串》便可窥见导演的真正用意——烤串不过是记录和传达信息的切入点,“人生”才是本片的精神内核。烧烤固然诱人,但烧烤背后的烟火人生更令人动容。
先来看看片子中那些令人感动的小片段吧。
说到做烧烤的价值,徐州“一家人烧烤”的老板老王提起了18年前的一件小事。
生活的遭遇常常令我们感到丧气和失望。想找一个地方发泄心头的不快,想大声说话,尽情吃肉,肆意喝酒,深夜路边的烧烤摊,就成了人们的精神港湾,治愈着受伤的心。这烟火,给糟心的生活带来一点点光亮和温暖。
关于做好烧烤的秘诀,王阳历老头子这样说道:
老头子关于烧烤的经验总结——“用心,以心得心,以心换心”。烧烤如此,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不也如此吗?老头子一辈子风风雨雨,到了如今的年岁,对烧烤,对人生,都看得通透。
宜昌老街做烤茄子的茄子妹,因为烧烤而获得了爱情,和烤生蚝的覃哥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如今,由于街道的规划,夫妻俩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而茄子妹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看着丈夫覃哥因为压力而闷闷不乐时,茄子妹总有办法。
凌晨两点,曲终人散,小两口终于能在雨中吃碗能辣出眼泪的红油小面了。镜头逐渐转向黑夜,在黑暗中,覃哥对茄子妹说:“眼睛那么红,不要吃那么辣的东西。”茄子妹用浓重方言的口音说:“没关系,烧烤烤的时间长了,烟熏的,只要休息几天不烤烧烤,它就不会那么红了。”
茄子妹是整部片子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在这里你能看到最质朴平凡的烟火爱情,没有提一个“爱”字,你却能透过眼神和动作,透过最平实的语言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你也能看到普通人面对生活的重压时展示出来的乐观,这种乐观会不经意间让你红了眼眶。
茄子妹的常客,音乐人段哥说:“宜昌的很多美食,已经消失掉了,我们每次到这儿来,看到茄子妹还在这,就感觉比较温馨,就跟我们搞音乐的一样,同一首歌,听的时间长了,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再过十年,这个地方不复存在了,那茄子妹会变成一个符号,也会变成一些人的回忆的符号。”
在这里,你也能看到城市的变迁,看到变迁之下人们的无力、不舍和眷恋,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即便只是对彼此知之甚少的烧烤摊老板和食客。
如片子所言,也许你记不得曾经的吃过的烧烤摊,也许你所在的城市也在发生巨变,但多年以后,你仍记得的,还是那份熟悉的味道,和陪你吃烧烤的那个人。
在扬州中学门口摆了13年烧烤摊的商老三,见证了扬中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青春岁月。他们在这里撸串,谈恋爱,抄作业,打架,十多年后已至中年的他们,仍然忘不了老三家的味道,老三家也就成了这些扬中学生们追忆往事,追忆青春的地方。
在叛逆的年纪里,老三曾充当他们的校外辅导员,陪伴一届又一届扬中学生的成长。十多年过去了,老三仍然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和外号。
这里有扬中学生的青春记忆,又何尝没有万千观众的青春记忆呢?忍不住想起校门口美食街,想起油腻的鸡蛋灌饼,爆辣的湖南炒粉,又香又脆的北京烤鸭,想起一起吃麻辣烫的同学,想起喝完小酒回来跟我们聊人生的可爱班主任。毕业之后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很少有人跟你认真地扯皮。无数画面在脑海里翻飞,简直要哇地一声哭出来。
每集的结尾,导演都会用几句旁白,几个简单的镜头,讲述主人公的近况。这是每一集里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寥寥几句,人生的滋味尽在其中。
“小二哥在航天中路的另一端又开了分店,让二嫂管理,从此两人只有凌晨三点才能见面。”
“朋友帮阿不都开了网店,快递让他的烤全羊走得更远了。”
“马思基本退出了烧烤界,光荣加入看孙子的行列。”
“阿平的蚝不论三年两年都是两块多一个,基本属于赔本赚吆喝。但村民喜欢这个味道,留恋这个地方,所以阿平还会和弟弟三毛一起,把“老地方”开下去。”
“相伴一生的爱人去世后,萍姐也没有歇业,舍不下这一口暴浆的男男女女,让萍姐也是难得孤独。”
“又到了收获蚕蛹的季节,老丁估摸,过不了几天,小军就会带着好酒上山了。”
“小脑壳老店,现在歇业了,刘哥没事就往“高老庄”跑,给老表的生意指点迷津。”
“如今,老王的“一家人”仍然是夜行的人寻找慰藉的精神港湾,而老王也仍在暗黑料理的道路上满血奋战。”
“与此同时,沉默的飙哥也跟李姐打开了话匣子。”
“铁钩老赵,还在后厨打扫今天的战场。”
“长沙那对父子,怕是又要熬一个通宵。”
“除了小曾之外,烧烤狂人赵琳又有新徒弟了。看着火上的猪鼻筋,他的小儿子,像个好奇宝宝。”
“炭火没有蒸干海肠的汤汁,烧烤也不能丢下唱歌的乐趣。猜出歌名的人,阿宋更情愿为你贪黑起早。”
“傍晚的三里桥,于家的炉火早已备好。跟义气相投的人一起,不怕喝高。”
“老孟倾注了心血的烤小龙虾,政府的还是少数人的味蕾,对自己蜜汁自信的老孟,还要回厨房,继续憋大招。”
“在怀远市场奋战了大半辈子的宝子哥,正忙着更换阵地,但那些老味儿,将在新的地址持续倔强。”
“五哥现在的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自家农场,远离锦州烧烤江湖的浮躁。”
“女儿时不时地劝说母亲开连锁,可都被看重口碑的尹大姐强势拒绝。”
“房哥又有烧烤新创意了,仗义大哥都是别人送的,琢磨新菜才是他的心头挚爱。”
“商老三开始盼着今年过年,扬中学生到他这儿聚一下,他的一年才算圆满。”
“阿龙还没好到符合标准的店,今晚能不能出摊也还是个未知数。”
“风筒辉酒喝得少了,放下了酒杯,他更是个爷们儿。”
平凡人的平凡近况,好像没什么变化,又好像有些什么新的东西在酝酿,但生活的基调还是一如以往。和你们一家一样,和邻居王阿姨一家一样,和隔壁街李叔叔一家也没有两样。扑面而来的真实和质朴,让你感觉到格外地亲切,让你感觉到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呀,这样的人生其实也蛮美好的嘛。
伴着片尾刷屏的“多谢款待”,1集,2集,3集,4集,5集,6集,全片结束。但你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那些烧烤人的生活,没有太大波澜,平凡得随处可见的生活,还在街头继续燃烧。你也就安心地,心满意足地合上电脑,走到外面,吹吹这夏天夜晚的凉风。
最后,愿你一生都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