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月》MV来自哪里?
摘要许嵩(Vae)歌曲《庐州月》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知大家是否有也这感觉:那些第一次听起来觉得不错的歌,旋律一般都很悦耳,歌者的声音也好,但往往这些歌听几遍之后就开始感觉很腻,最后就把它们搁置一旁了。而另外一类完全相反的情况是,第一或二遍听觉得没太特别,但捧着歌词、听上那么几遍之后,立刻发现它的精采之处,愈听愈有味道,最后是爱不释手了。眼下这首《庐州月》当属第二类了。
在《南山忆》的“隐士”主题、《清明雨上》的“悼亡”主题和《断桥残雪》的“爱情”主题之后,Vae的《庐州月》把主题落在了“乡愁”之上。这首歌依然由Vae包揽词/曲/编曲及制作。他化身一位说着自己故事的仕人,思索着功名利禄的虚妄、物是人非的苍凉、抒发出远离故人、故乡的怅惘,各种细腻熔于一炉,让全曲的立意相较于一般的中国风歌曲立刻高远起来。中慢板的稳定节奏引导出一个个章节,反拍的律动将复古旋律一层层推进,V迷最熟悉不过的假音唱法行云流水的把你带入情境。无需《清明雨上》的痛彻心扉,无需《南山忆》编曲的纷繁点缀,极简约的大钢琴伴奏加上两三件民乐器,照样让你顺着他的布局,一幅幅画面自然而然呈现在你眼前!
庐州月
所属专辑:《寻雾启示》
词/曲/编曲/唱:许嵩(Vae)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三月 一路烟霞 莺飞草长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月也摇晃 人也彷徨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相关知识 ①庐州:古庐子国,又巢伯国。春秋时舒国及群舒诸国,隋置庐州,改为庐江郡,唐复曰庐州,元立淮西总管府,改庐州路,明初立江淮行省于此,寻改庐州府,清属安徽省,民国废,治所为今合肥市。(注:许嵩即合肥人士。)
②凿壁偷光: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的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③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出自元?6?1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红袖添香: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语出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⑤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红药即红芍药。语境出自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⑥离殇:因离别引起的伤感。原词是苏轼的《南乡子》:“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⑦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只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出自纳兰容若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诗看来平淡无奇,用词也很朴素,但正是这朴素与不加修饰,更显得词人心中的悲苦与追悔,如果多读几遍,便会觉得那种缠绵的情致萦绕于心,挥之不去。所有的点点滴滴一到了回忆一定全是美好。而这里的只言片语不是眼泪,是欲哭无泪、哽在喉间无尽的痛。回忆越清晰,斯人越心痛,往日里那么多温馨旧事,多到了人不懂得珍惜,多到了浪费成了自然之举,多到了当时只道是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