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血轮眼”的动物
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着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它们在约一千五百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这种生物进化出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神奇技能——喷血、吃毒物、用身子喝水、瞬间变大等等。
这种古老而又神奇的物种就是在爬虫界被许多爬友奉为“神物”的——角蜥。
以毒物为食,还能喷射“血柱”的“血轮眼”
众所周知,断尾求生和变色是蜥蜴界中非常平庸的技能,蜥蜴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把身体隐藏在周围的环境颜色中,或者自断尾巴舍弃“小我”来保全自己的生命得以逃生。但是这项技能对于灵活的捕食者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逃出捕食者的魔爪。
正是如此,所以角蜥进化出了另外一项引以为傲的最强技能——“血轮眼”。
这个技能堪称蜥蜴界的顶级天赋,当角蜥遇到例如犬科或者猫科动物这类嗅觉灵敏的捕食者时,一般的逃生技能并不管用。所以这时角蜥能够从自己的眼睛中蓄力喷射出长达近2米的“血柱”,以此来攻击吓退对手。更夸张的是,角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频繁3-4次触发这个“猩红射线”技能。如果喷射一次对手还不撤退就会再次高速喷上几次。
当然,这种“大招”频繁的释放也会增大角蜥的身体负担,所以还是要节制的量力而行。
角蜥之所以能够可以做到喷射“血柱”,主要是因为它能够随意操控自己体内的血液,它可以集中动脉中的血液,使其不离开头部,以此达到增高头部周围的血压,并集中到眼角中挤压喷射而出。
这个“血柱”不仅能够喷射,它还会散发出一股刺鼻恶心的味道。如果瞄准了喷到对手的嘴里,那就能更好地达到这个技能的效果。而这股恶心的味道来源就是角蜥食谱中的“收获蚁”。收获蚁是一种蛰刺毒性很强的蚂蚁,而角蜥血液里的成分却可以使收获蚁的毒素无效化。
“膨胀术”
角蜥的名字来源于它头顶周围的一圈长角,这是它外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它们的身上遍布了嶙峋的倒刺。这也是它们除了“血轮眼”之外的第二个杀招。
角蜥在遇到蛇类天敌时,能够使用“膨胀术”迅速扩大自己的体积,使得身子周围的利刺得以扩张,以此划破蛇类的喉咙,让它们难以入口,从而放弃捕食。
这种见招拆招、灵活运用的防御术,也正是它们能够在经常九死一生的残酷环境中生存下来的重要因素。
变大
用身子喝水
除了上述这些御敌术外,要想在环境干旱恶劣的沙漠中生存,还得有些另类“绝学”。我们都知道,沙漠中最缺的就是水。角蜥的食谱中,蚂蚁占了大部分,可是蚂蚁身上的水分本来就很少,并不能够满足角蜥。所以它还有一门绝技——用皮肤喝水。
角蜥身上的倒刺鳞片中存在非常细小的细缝,大概只有一两百微米左右,而这些细缝却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些细缝能够储存进露水和湿沙中的水分,只要将其沾在身上,这些水分就会进入鳞片的细缝中,并通过毛细作用一直上升汇集到角蜥的头部,以此来进入到角蜥的体内。所以角蜥完全不用张嘴,这些水分便会自然从身体送到角蜥的体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