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他77次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女生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分手。不管对方做过多少伤害你的事,与其原谅,不如一次次的和好,但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我不知道底线在哪里,因为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
婚礼现场那个男的跪下的时候,说了一句让我超跑的话:为什么这个女生要一次又一次原谅我这个小人?
什么?!不仅仅是你身材好。女生就喜欢不娘,运动好,神经质,不在乎放荡不羁,热爱自由的大男生!哪怕旁边跪着一个很丑的钻石男。曼迪看了女主的笔记,还是对男主说,我们结婚了没关系,不开心可以走。女生想要的往往不是她们需要的。
2
男人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女人那么喜欢结婚,需要安全感。从全职太太、家庭主妇,到现代女性的穷书牙医助理,再到剑桥毕业的大律师,她就是女主。你为什么不能逃避这个?
其实谁tm不讨厌束缚,热爱自由呢?但子宫是有时间限制的,就像悬在女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放弃使用。我怕有一天我会后悔。我怕的是那个一直说不喜欢孩子的男人突然想有个孩子一起玩,一起长大。
你需要什么不是由你想要什么决定的。你需要什么取决于你是谁,你来自哪里。
三
有个地方我想提一下。
从女人最喜欢的包开始。片中女主角的包包好抢眼不是吗?是的,他们都是美丽的香奈儿!于是当镜头转向女主人的家,谜底就揭晓了:狭长楼梯的居民楼,铁栅栏,拥挤的小客厅,开出租车爱吹水的愤怒的老市民,为了省钱好说话没脾气习惯的家庭主妇。出身家庭和每天进进出出的衣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赢得了男主忽视甚至厌恶逃避的生活。
男人没有这种上进心,毕业还得靠女朋友。但是这种自由泳很迷人。钢琴很棒。我的爱好,kboxing,好到可以当教练。我有很多不切实际的爱好,爱拍照,爱记录一切。这些对伊娃都很有吸引力,她在任何事情上都很懂事,很体贴,或者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就像她害怕一样。
那个男人之所以能这么无忧无虑,多亏了他的父母,中高阶层家庭。男方和父亲喜欢女方,也许是因为他受了那么多苦,他理解和欣赏这个女孩;女方不希望男方生父亲的气,因为她明白父亲态度强硬,不讲道理,逼他学法律背后才是爱他。他希望完成阶级繁衍,希望男方不必经历女方的挣扎。
没有在班跳中挣扎过的曼迪,没有经历过这些,所以自然不会明白女人和父亲之间的互相欣赏。
四
所谓的“原谅他77次”,一开始只是伊娃玩的一个小心机,但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给伊娃看他们之间无法弥补的隔阂的文件分析。
这不是爱与不爱,原谅与不原谅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好女孩遇到渣男的问题。这77张伤笔记让伊娃看清了自己需要什么,而亚当给不了。
为什么你要这么努力的走到这一步,然后跳进另一个坑,做你直觉和欲望的奴隶,为你少女时代的幻想付出无尽的代价,还要照顾亚当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大男孩?像亚当这样的男生,在高中、大学甚至大学毕业后不久,还是很有魅力的。但她还没长大,只能吸引曼迪这样一个充满爱情幻想的无知少女。而无知的女孩总有一天会长大。
明明有快门这样的男人,成熟,冷静,感性。他能倾听她,理解她,安慰她的伤口。你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能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受委屈吗?不就是为了逃避妈妈那一辈的诅咒吗?
“男人越是装伟大,越是自私”,女人也是如此。
爱情只是一场真实的交易。我们都是自私的,都喜欢用伟大和自我情感来表现自己的良心。
当我看到跪下来求饶然后回家大团圆结局的那一段时,其实挺失望的,有一种不确定感,好像答案不应该落在这里。还好没有,作为一部言情片,从情侣相处细节的细腻真实和用脑子代替荷尔蒙的结局来看,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真实的。
但港片还是抱着对爱情最大的善意,不想破灭年轻人的幻想。很明显,主题是针对人性的自私和现代女性婚恋观的改变,但结局场景如此温馨,与现实保持着暧昧的距离,所以这部电影是《原谅他77次》,而不是《消失的女孩》。
另外
到最后突然放了黄秋生,说他表面上其实是个花花公子,但总是被老婆戴绿帽子,也是含沙射影…
回顾整部电影,有没有一直站在女主的角度看待男主的一些错误?所以这部电影接近第一人称。利己主义,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人就是这样。其实也很有可能,从我们看不到的男主的角度来看,女主也有很多小毛病。所以影片无论是后视镜里女主角眼睛的特写,还是母亲说的话,女主角最后看到了快门哥的笑容,或者字幕变成了“原谅她”。说明女主犯的错误和男主没什么区别。
另一个角度。
完成了。
?—结束—
?编辑|小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