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他们为什么管爸叫大?
我认为这是地方习俗“大”,这是我国汉族为数不多的地区对父亲的称呼,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至今不少的农村依然沿袭着这种叫法。我在几年前去过陕西渭南平原,那里的农村至今还有把父亲叫做“大”的。
但是,其群体正在逐渐缩小,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推广,称谓用语的改变和年轻一代对新事物的追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之间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互交融,大部分在1985年以前出生的人,还把父亲叫做“大”,1985年以后,就逐步地把父亲称为“爸爸”,这一称呼的改变,反映出了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对一种文明、一种文化的逐渐消失。
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北郊、被誉为三晋首邑的阳曲县,古交市、晋中市、吕梁市、忻州市、阳泉市、大同市、长治市,还有江苏、内蒙、甘肃、河南、新疆、安徽等地的少数农村还有沿袭下来把父亲叫做“大”的习俗。
关于把父亲称为“大”,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中国的汉语发源地就在山西,所以,语言的种类非常发达。对父亲的称谓复杂多样,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使用的形式有所不同。主要有“父亲、爷、爸、大、伯”等类别。陕西方言中“大大”(dada)指父亲的弟弟或者比自己父亲年龄小的叔叔辈。传统上,陕西人把爸爸的哥哥叫大伯(bei),二伯,把自己的爸爸叫大(da,读二声),把爸爸的弟弟叫大大,如果自己的爸爸排行老大,则把自己的爸爸叫伯(bei,读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