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仁者从仁的角度看待,智者从智的角度看待。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有如佛家明心见性,心中有仁者就从仁的角度去考察发掘事物仁的一面,智者就从智的一面去考察发掘事物智慧的一面。
出自——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易·系辞上》。
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一阴一阳的矛盾对立和变化统一就是事物发展的"道"即规律性,继承这个"道"的是美善,而成就这个"道"的则是事物内在的固有本质。
有仁爱之心的人从这个"道"中发现的只是"仁爱",有智慧的人从这个"道"中发现的只有"智慧",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运用此"道"却茫然不知,所以通达兼容的君子之"道"就更少为人所知了。阴阳之道往往显示在成就万物的仁爱之心中,隐藏在日常运用之中,"道"能鼓动化育万物。
但是,因为它是纯然客观的自然体,故不像圣人一样有忧虑,由此可以看出,阴阳之"道"的盛美德行和宏大功业是多么的崇高而又博大。富有万事万物就可以称作是"大事业",每日都能使事物有新的面貌,这就是"道"育万物的盛大美德。
生生不灭就是阴阳相互转化产生的"变易",能呈现天象就称作"乾",能效法地势就称作"坤",能穷极蓍策之数预知未来之事就称作"占筮",能通晓阴阳变化然后采取行动就称作"做事";阴阳变化莫测、微妙难识就称作"神"。
扩展资料:
阅读本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然而,高考、中考等指挥棒,却把阅读变成生硬的模子,成千上万的人对同一篇文章只能有同一种理解,否则就被判为错误。作家周国平讲到,有一次朋友的孩子拿出他写的文章《面对苦难》,要他按中学语文考卷的要求进行阅读分析。
结果,周国平只得了69分,孩子不禁嘲笑他:“我还得了71分呢!”这个真实的段子暴露了当下语文阅读难言的尴尬。曹勇军所做的,就是想开辟一片桃花源,“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
可是,这个怀着美好希冀的夜读小组,却总有些“悲壮”的色彩。比如,他经常接到“补课”或“家里有事”的请假条,小组成员如果考试成绩有了波动,心理压力会很大,不得不“艰难”退出,家长和其他老师也不会买账。
人民网—人民日报且行且思:莫让阅读那么“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