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隐性基因的判断方法

显隐性基因的判断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1、正推法:纯合子杂交后,子代容易显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如高茎A,矮茎为a,用纯合子高茎AA与纯合子矮茎aa杂交,子代表现出高茎,则高茎为显性性状,故A基因为显性基因。

2、反推法:杂合体(Aa)杂交后,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控制的基因也就为隐性基因喽。如高茎Aa与高茎Aa自交,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则矮茎是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故a为隐性基因。(无中生有,“有”为隐,指亲本没有的性状,子代却表现出来的)

关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具体体现如下:

1、显性基因(dominantallele)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在二倍体生物中,杂合状态下能在表型中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通常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显性基因常能形成一种有功能的物质(如酶),而它的隐性等位基因则由于相应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而不能产生这种物质,所以在杂合体中只有显性基因能表现出正常的功能(显性);

2、隐性基因由于相应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而不能产生这种物质,所以在杂合体中只有显性基因能表现出正常的功能(显性),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表现。

特别是催化细胞化学反应的酶,用量极微,而且可以循环使用,所以单靠显性基因所产生的酶,就可以维持正常的表型,于是隐性基因的效应就被掩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