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自然之梦》?

这部片子已经上映一段时间了,无声无息。对于文艺片,票房不是很友好,但我还是强烈推荐,不为别的,只因为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作品。

《来自天堂的梦》是一部描述藏区盲童梦想的电影。事实上,在过去的2017中,有许多描述西藏主题的作品,如金球玛米、冈仁波切、七十七天等等。后两部电影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的票房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商业奇迹。《天梦》的风格,虽然没有《冈仁波齐》那么庄严的朝圣,更像是一人一车穿越羌塘无人区的《七十七天》,但这部电影的特殊性在于,影片的主角是一群失明的藏族孩子。

《梦想天堂》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群盲童为了治疗同龄人的眼睛,实现自己的歌唱梦想,偷偷跑出盲人学校,飞到深圳参加电视综艺节目的故事。在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后,他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用他们的歌曲感动了所有人。其中,他们的小伙伴也接受了手术,重见光明。

这样的故事算不算励志电影?嗯,严格来说,电影的故事涉及了平民中的综艺和梦想实现的元素,这并不为过,但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部电影的主角都是盲人,甚至连演几个盲童的演员都是真的盲人。

盲人和藏区的主题决定了影片的小众和诚意。

这部电影让人想起娄烨的按摩,它的躁动,它的平静。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类型,但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在于,作为一部关于盲人的电影,电影不包含任何不必要的情绪,不提倡关注弱势群体,不突出社会底层博取同情,不廉价对比社会不公。影片只是在讲述一个特殊群体的故事,以盲人的视角深入盲人的世界。这是一部“有声电影”。

《推拿》用模糊失焦、闪烁的背景光描述了盲人的世界,《自然之梦》则用第三人称的温暖镜头、镜像甚至黑暗的主视角还原了盲人的生活。刻意放大的背景音是这部电影的特色。哈雷的摩托车引擎声、风铃摆动声、脚步声、汽车启动声等等,当然还有影片主题穿插的精彩演唱,让观众更加可听化地感受盲人的世界。

《天梦》的故事很简单,但也正因为电影很有风格化和表现力,还是一种精神属性。全片温和平淡,长镜头,镜头语言缓慢。这是一部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电影,就像一个湖泊,不时激起浪花,触动观众的心。在影片中人物与社会的不断碰撞中,来自天籁的盲童与哈雷戴维森摩托车手的遭遇是典型的社会文化冲突。观众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大变革下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从而引发思考,获得启示。

没有任何说教,是真实的记录。故事发生在藏区,没有佛教的高调传播。电影之外连一点佛教的影子都没有。电影的剧情发展和走向深入人心。用镜头语言去识别角色的状态,感受内心的波动。所以,欣赏这部电影,你要有一颗极其平静的心。简而言之,《梦里行》是一部精神属性极高的作品,其核心是佛教所追求的那种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