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电影《无处为家》的下载,谢谢!

下载地址

/search_intro.asp?words=无处为家

Nowhere in Africa

Zeitgeist Films 2003年发行

主演:

茱莉安妮-科勒(Juliane Koler)

雷吉安-齐莫尔曼(Regine Zimmermann)

梅拉伯-尼尼兹(Merab Ninidze)

卡罗林-埃克尔次(Karoline Eckertz)

导演:卡罗林-林克(Caroline Link)

类型:剧情片

“无处为家”(Nowhere in Africa),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浓郁的非洲风情画卷。

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Walter,Jettel,和他们的小女儿Regina,放逐到肯尼亚,在那里开始了为期九年的流亡生活。

不同于大多数直视和控诉纳粹罪行的影片,如钢琴家(The Pianist),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无处为家更多的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的理念,而犹太人被残酷屠杀的事实,仅仅通过亲人书信的方式传递。因此,影片虽然通体笼罩着淡淡辛酸和愁绪,却哀而不伤,说不尽的温婉旖旎。

因为背景远离德国本土的纳粹集中营,无处为家有更多机会来描写爱情。可是,爱情在这里却远非主题。甚至,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并不觉得男女主角有多相爱。他们看起来过於理智和冷静,缺少激情和相濡以漠的深情。从红酒,香槟和歌舞升平一下跌入非洲近乎原始的生活,种种矛盾冲突难免会浮现;可是,令我不解的是,在面临这些冲突时,他们不是彼此安慰劝解,甚至没有如何激烈争吵,而是冷战,令人感觉他们的心灵之间是有隔膜的。比如在Jettel得知母亲被害后伤心欲绝的站在原地,Walter却一个人独自走开了。虽然看得出Walter也是满腹伤痛,可是,他们似乎应该抱头痛哭,从此更相怜相惜。

不但如此,片中还描写了Jettel的两次出轨,一次纯肉体上的,一次纯精神上的。如果说肉体上的出轨完全出自生活所迫(这一点男士们也许不会同意),精神出轨则是心灵的自然吸引,--Jettel和Susskind似乎从第一次见面就情愫暗生。这使我想到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或许是我对中年人的爱情理解不够,或许是男主角Robert尘土满面,又不够帅气,片中的爱情没有打动我,反而让我觉得Francisca只是出于中年危机,不顾一切的抓住了Robert这根令人耳目一新的救命稻草。同样,Jettel和Susskind之间的感情,我也没太搞懂,感觉Susskind是个粗糙而坚韧的男人,并不比Walter好。

不过,片子显然无意评判是非,它只是试图还原感情的真实面目:并非绝对的浪漫忠诚,并非时刻的心心相印,在尘埃落尽之后,两个人还能在一起,虽非完美,也已足够。

片子更打动我的是天使般可爱的Regina,和她与黑人厨师Owuor之间的情谊。小女孩初入非洲,抱着洋娃娃坐在车里,怯怯的禁闭双唇,被热吻的父母冷落一边。黑人厨师Owuor走上前,满面慈爱的向Regina伸出双手。在轻灵的背景音乐中,飘忽的女声仿佛轻吟自语,漂亮的小女孩被高大的黑人举过头顶,笑容纤尘不染,无比圣洁。在孩子的心中,没有种族肤色的差异。与母亲Jettel最初对Owuor的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截然不同,Regina一开始就自然而然的对善良的Owuor充满好感。虽然Walter对於有救命之恩的Owuor一直十分尊重,Jettel后来对Owuor也平等相待,Regina和Owuor之间,却显然更加亲密。在小女孩的心目中,Owuor是最亲爱的人,有着比和父母之间更多的默契和理解。在他们返回德国之际,Owuor也即将远行,在Regina的要求下,Owuor再次抱起了已经亭亭玉立的少女,高高举起。Regina的脸上,不再一派天真,而是笼罩着离愁别绪;而Owuor,却一如既往的乐知天命,洒脱豁达。

正如片名所暗示,无处为家,Walter和Jettel心中充满了毫无归宿感的痛苦。他们为纳粹统治所不容,被英军囚禁,甚至也难以融入肯尼亚当地社会。他们不断回忆从前锦衣玉食的生活,一有机会就回到了德国--这个浸染着他们亲人鲜血的地方,毕竟是他们的祖国,是心灵唯一的归属。

可是,正因为无处为家,恰恰可以处处为家。他们虽然心有不甘,还是兢兢业业的过起农场主的生活。特别是Jettel,后来爱上了或者习惯了肯尼亚的田园生活,甚至犹豫着是否要返回德国。与他们的挣扎,迷惘和混乱相比,Regina显然轻而易举的适应了新环境,并且彻彻底底的把肯尼亚当成了自己的家。她可以把双脚插在又温暖有舒适的牛粪里,津津有味的观看祭祀,养小鹿和小狗,吃炒过的蝗虫,甚至心无旁骛的和黑人男孩同榻而眠,赤裸上身爬树......我认为这正是片子的主旨,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应该是无限和谐的。人生来的时候,心中是不存在种族的隔阂的,和自然之间,也没有征服和抗拒。片中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最直接的表达,是一个土著女人在树下奄奄一息的等待死亡。黑暗来临之后,她的身体,或已死,或未死,会被动物拖走,然后回归自然。虽然我和Jettel一样,觉得这毕竟太残酷,难以接受,当地的人们却认为这再正常不过,因为,人,无论有多少文化的包装,社会的束缚,却始终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吾心安处即吾家。天地之间,原是可以处处为家的。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片中的音乐。飘逸灵动的钢琴,活泼激荡的鼓声,类似chanting的吟诵,完全是非洲的典型音乐。乐声中,天地一片明澈澄静,皮肤闪亮的非洲人单纯达观,对自然充满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