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知道金三角是产毒地区,那为什么不派军队铲除毒贩呢?
金三角位于缅甸掸邦高原东部,其土地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因地形类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而得名。
金三角地区居民多以掸族、佤族、克耶族等少数民族居民为主,这些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较低,直到今天该地区有些部落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
金三角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故交通落后,导致该地区各部落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然而天无绝人之路,金三角潮湿炎热的典型热带雨林气候,非常适合种zhi烟草、可可和罂su等高回报经济作物。加上当地人刀耕火种的农业种zhi能带给罂su充足的养料,最终导致该地区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罂su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
金三角地区罂su种植历史已久,那么到底是谁最早把罂su种子带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呢?
19世纪初,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征服了古老的印度后,又把魔爪伸向了东南亚小国缅甸。在经历了两次对缅作战后,英国终于在1852年梦想成真,开始了对缅甸的殖民统治。大英帝国在给落后的缅甸带来先进的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把罂su的魔种撒在了这片土地上。
到1885年,随着第三次对缅战争的胜利,英国彻底地征服了整个缅甸,并将罂su种植扩散到金三角大部分地区。等到罂su收成后,英国殖民者就在当地直接加工成鸦片,然后买给各个国家。这其中就包括被英国殖民者用鸦片敲开国门的中国。
随着殖民地的持续扩张,英国的鸦片生意也越做越大,而遭受鸦片摧残的人们也愈来愈多,于是世界各国开始谴责英国的强盗行为。
面临着国际舆论的一片谴责,即便是无比强大的英国也不得不告停在东南亚的贩毒活动。然而有钱能使鬼推磨,鸦片生意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还是能吸引人为之冒险一搏的,比如法国。英国人退出缅甸鸦片市场后,法国殖民者接手了他们的生意,并获得非常可观的利润回报。
金三角毒品的扩张之路
前有狼后有虎。法国狼狈地败退越南后,美国又发动了越南战争,并最终深陷其中。在越南战争期间,为了发动当地割据武装对付越***,作为交换美国不得不收购当地少数民族部落种植的罂su。同时面对着美国国内的社会谴责和政治压力,气急败坏的美军为了尽快退出越南战场的泥潭,甚至不惜大力收购金三角地区生产的鸦片,并与金三角毒枭合作贩卖鸦片到各个国家,甚至包括美国。通过与美军的合作,金三角逐步扩大了毒品销路和市场,直到成为世界头号毒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950年,在解放军的乘胜追击下,国民党一部分残军逃向缅甸,并与驻守在金三角的国民党军队组成?复兴部队?。同年,蒋介石派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前往金三角收拢原国军势力,并组建?云南fangong救国军?,企图反攻大陆。为了养兵练兵,云南fangong救国军选择与当地割据武装势力合作种植鸦片,以此获取军费,壮大势力。后来,在中缅两国军队的合力打击下,国民党军队才陆续退回台湾,但仍有一部分国军将士留在了金三角,继续为金三角毒枭贩毒。
金三角毒品为何生生不息?
1948年独立以前,缅甸与果敢、佤邦等少数民族割据势力签订了和平友好协议?《彬龙协议》。但独立之后的缅甸却单方面?撕毁?了《彬龙协议》,开始打压少数民族势力,尤其是在吴努和奈温执政时期,缅甸陆续出台了诸多不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的高压政策,欲以武力实现缅甸真正的统一。
面对咄咄逼人的缅甸中央,果敢、佤邦等少数民族聚集地陆续涌现了罗兴汉、坤沙和彭家声等地方割据武装。而为了招兵买马,缅甸民族割据武装一般都走以毒养兵、以毒抗战的道路。所以罗兴汉和坤沙同时也是金三角地区势力最大的毒枭。这也是金三角地区的特色:民族割据武装本身充当了毒枭的保护伞。所以缅甸来说,缉毒与打击地方割据武装是一体化的。
由于金三角毒枭是双方***同的敌人,所以从上个世纪以来,缅甸就一直在为配合国家禁毒组织打击金三角毒枭而努力。从打击计划到具体实施,缅甸中央军队都走在了缉毒第一线,甚至几乎每年缅甸都会发动代号为?摩亨?的禁毒行动。
1973年,在国际禁毒组织和缅甸中央军的联合打击下,金三角罗兴汉贩毒集团走向消亡。罗兴汉倒下后,坤沙又成了金三角的头号毒枭,其武装兵力一度达2万之多。1996年,面对国际社会和缅甸中央的联合施压,走投无路的坤沙只能选择投降。坤沙的投降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抑制了金三角毒枭的猖獗活动,但由于缅甸中央始终无法和克钦、佤邦、果敢等少数民族达成民族和解,所以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金三角的毒品问题。
故只有等到缅甸与地方少数民族武装化干戈为玉帛,在双方的***同努力下,金三角的毒品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