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催泪瓦斯电影推荐~

首先,是否感人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因人而异。眼泪指数是我自己的感觉,仅供参考。但是,如果你被白雪公主的眼泪感动了,我就不能迎合你的口味了。

以下是六部催泪弹电影:

1,《素媛》泪点指数:★★★★★可怕;豆瓣评分:9.0

这部电影真的是我从头哭到尾的典型代表。不得不说,韩国人民真的是轰动世界的老手。如果你不努力,你会哭到日月无光。不建议在办公室、公交系统或者第二天需要高颜值出场的时候看。(我会哭到眼睛红肿)聪明可爱的孩子,温暖感人的家庭,可怕无底洞的恶行,尴尬的社会法律权威等等。这些因素让你哭啊哭。虽然我不是很喜欢感情力量过大的电影,比如《金陵十三钗》看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强奸。但是对于儿童性侵这个话题,我觉得稍微炒一点还是可以的。

2、《一次别离》伊朗泪指数:★★★★★一声叹息型;豆瓣评分:8.7

其实这部片子一点都不催人泪下,也没有痛苦的世界,导演和演员也没有要你流泪的意思。但影片中停滞不前的节奏,看似走进死胡同的被拉长的情感,给你一种对更广阔的生活和更广阔的世界的疲惫感和无力感。

61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

如果你想认真看一部有思想有冷静的电影,换成美国大片,日韩小清新muamua~,港片枪战biubiubiu~,国产片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3、《莫扎特传》泪指数:★★★★★眼眶湿润型;豆瓣评分:8.6

这部比前两部老得多,但也更痛苦。莫扎特是著名的“嫉妒天才”音乐家,电影的风格真的是莫扎特。记得看过日本动漫《野田如歌》。有一集,一个谨慎内向的单簧管演奏者想演奏一首莫扎特的歌曲。女主角野田为难地说:“可是莫扎特是粉红色的。”

当时我就想不通这个头发乱糟糟的粗犷大哥怎么会是粉色的!当然,我五音不全,不懂古典音乐,但你绝对能感受到电影里那种粉红色:激情的活力。如果莫扎特不是音乐家而是诗人,我毫不怀疑他是那种会写出“我想对你做什么,我对春天的樱桃树做什么”这样句子的诗人。

每一个被庸俗现实污染的平庸之辈,总觉得被污染的过程是一次伟大的成长,是比别人领先一步的进化,并以此来折磨天才,嘲笑天才不懂这种所谓的成长和进化。

作为一个平庸的人,我在天才的悲剧中自我安慰。不要羡慕嫉妒恨任何天才。他们不会强迫自己鹤立鸡群。他们只是不能强迫自己平庸,与世界和谐。对他们来说,奋斗不难,无所事事才难。

4、《断背山》泪指数:★★★☆无声哭泣型;豆瓣评分:8.5

之前说过,我不喜欢那些让我看到眼泪目的的片子(想流泪又不想被催的嚣张鬼)。那么,这两部绝对是最好的。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悲伤完全合我口味!

有些悲伤,是“千里之外的孤坟,无处倾诉的凄凉。”

有的苦,但“朱门酒臭,路有冻死骨。”

很悲剧,但我更喜欢另一个:

“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树。我妻子死的时候在她手里种的。现在它像封面一样优雅。”(归有光《吉翔选志》)

为什么?因为悲伤,所以不痛,但痛并不惨。例如,倾盆大雨大多是夏季阵雨。雨后空气爽朗,第二天却是闷热。牛毛细雨藏春秋,似无阴晴。你出去一会儿,脸上却是湿的。那种不重不丰富多彩的悲伤,总是更让人痛苦。

马伯庸和微博说:金庸的作品里有很多大情大悲的场景,最微妙、最隐晦、最令人扼腕的是《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七章。灭绝师太告诉张无忌,她的师父,郭祖师的弟子叫风铃老师。如果初读不在乎,再想想。如果一根牛毛细血管针扎进你的心脏,隐隐作痛,但是动不了。

风铃老师,风铃老师,郭襄,还有那个思念她一辈子的“大哥”杨过,去年初认识了风铃渡。这就是牛毛细血管针的隐痛。

5、《亲爱的》泪指数:★★★☆无声泪;豆瓣评分:8.4

终于来了一部国产片~用鲜花来庆祝~儿童拐骗走失的话题~前段时间《失孤》也是类似题材~感谢国内影迷对中国电影的祝愿和期待,豆瓣评分比较高~请嘉宾鼓掌~话不多说~还不错~

6、《归来》中国泪指数:★★★☆无声泪;豆瓣评分:7.7

有些电影,你看了会有感觉。哦,这是不对的。一拍大腿就想到了。导演,你想让我哭是吧?而我是那种很别扭的人。一旦发现这一点,我会努力抗争:你叫我哭我就不哭!苏媛就是这样活下来的,我失败了,我哭得很惨。我成功“回归”了。一直以来,我看张大师的电影都有一种说不出话来却又快到了的感觉。佛教老师擅长光影色彩,但我喜欢那些触及人性的小玩意;我女儿不称职。虽然她流着泪回来了,但回味并不强烈。陈真的很帅。不不。

就像我开头说的,个人眼泪没有区别,只要你开心的哭就好。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的童年很心碎很感动,哭一辈子也没关系。开心的哭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