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是优秀的思考者?

最近原本是想准备写一篇关于如何正确提问的文章。但是我发现如果不把思考这个过程梳理清楚,其实非常难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提问。提问是一种“流”,它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可以有着不同的表述,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感觉到困惑的时候,帮忙我们引发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运用它来修正自己的看法。思考就像是分娩的过程,提问就是那个助产士,生出来的是思想、观点或者是解决方案。

思考这件事情如此的重要。它是其他所有能力的底层能力。可以说思考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我们人生质量的好坏。拥有高超的思考能力,就犹如一个会绝世武功的高手,可以叱咤武林,肆意潇洒。

思考,似乎我们每天都在做。但是我们真的会思考吗?思考在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武林高手过招尚且能看到一招一式,那思考有没有方法或者套路呢?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思考的艺术》这本书,好好梳理一下“思考”这件事,跟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思考者。

首先,思考是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这里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有目的性,所以思考绝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第二个关键词是控制。坐在驾驶座上并不等于就是在开车,只有手握方向盘并控制汽车的行驶,这才是真正在开车。同样,只有受我们控制的思维活动才是思考。

《思考的艺术》中给思考的定义是:思考是任何有助于明确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者满足求知欲的心理活动;思考是对答案的探索,对意义的寻求。

曾经有很多人试图解释思考的本质。物理学家费曼曾经告诉过朋友,思考不过是内心的自言自语。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爱因斯坦就算不上思想家,因为他的思考包含更多图像而非语言。现在的权威观点认为,想法通常以言语的形式在头脑中形成,但这不是必须的。除了语言之外,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图像来构思想法。这就像是在我们的大脑中“放映电影”。

认知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论得出比较一致认识:思维活动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分别是产生阶段和判断阶段;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时候,这两个阶段互为补充。

我们先来说一下产生阶段。在这个阶段,头脑会针对问题或者争议产生各种概念、各种处理方法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回应。优秀的思考者,在这个阶段,比拙劣的思考者,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我们常说一个人有创造性思维,其实指的是,他能在这个阶段能产生更多的想法。更确切地说,优秀的思考者倾向于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考虑很多不同的调查方法,产生更多的想法,然后再去做出选择和判断。另外,他们也更愿意理智地冒险,敢于创新,乐于考虑不同寻常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相比之下,拙劣的思考者倾向于从有限的几个角度看待问题,接受头脑里想到的第一个方法,立刻判断每个想法,只有几个想法便会满足。另外,他们在思考中过于谨小慎微,会不自觉地让自己的想法服从常规、惯例以及他人的期望。

判断阶段与批评性思维联系紧密。在这个阶段,头脑会检查和评价产生的想法,做出判断,并适当地加以改进。优秀的思考者会检验第一印象,做出重要的区分,基于证据而不是情感得出结论。他们对自身的局限和倾向非常敏感,因此会反复检查思考的逻辑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找出瑕疵和混乱,预测可能的消极反应,通常还会改进自己的想法。

相比之下,拙劣的思考者会不加批判地过早下判断,忽视证据的必要性,任由情感左右自己的结论。他们看不到自身的局限和倾向,因此毫无保留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完全忽视自己的思考存在瑕疵的可能性。

通过优秀的思考者与拙劣的思考者对比,可以看出其实他们的差别主要是在于思考的习惯和态度不同。只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态度,使我们成为审慎的思考者,我们都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在提升思考能力之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头脑并不是在一个知性无菌的环境,我们会受到各种互相冲突的想法和价值观的影响。但是真相是独立于我们的个人观点,不受其影响的。真相是什么?真相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有别于我们的愿望、信念和断言。我们无法创造真相。真相被发现的前后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有我们对它的认知。

《圣经》第一卷《创世纪》的作者。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都认为《创世纪》是由单一作者写出来的。渐渐地,这种观点遭到质疑,最终被新的认知取代,人们开始相信它的作者多达5人。随后,有人对《创世纪》进行了长达5年的语言学分析,结果显示单一作者的概率为82%,符合人们最初的看法。那么,《创世纪》的作者是谁这件事改变过吗?没有,只是我们的看法在改变。

我们获取知识有三个途径:亲身经历、观察和他人的叙述。其中,亲身经历似乎是最靠谱的,但是对于发生的事情,我们在经历之后可以不单是封存在头脑里而已,我们还会把它们与过往的经历比较,进行分类、解读和评价,并对它们做出假设。这些过程很可能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其中出现的任何瑕疵都会致使我们的经历偏离真正的现实。

我从小学就开始做眼保健操,我也一直挺相信做眼保健操是科学的,可以保护视力的。结果做了那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当初发明眼保健操居然是个体育老师。是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体育教研组的老师自创的。整个眼保健操的创立都没有眼科医生或者眼科研究者的参与,也从来都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在1979年第二届全国眼科的会议上,有医生发言,他研究了735名10-17岁的学生做实验组,他们做眼保健操,还有193名学生做对照组,他们从来都没有做眼保健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没有任何的作用。

我们眼中观察到的世界之所以是这样子的,完全是由于我们的视网膜所能够接受的光波波长大约是390nm~760nm。我们眼中的世界跟动物眼中的世界都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们知道,狗都是色盲,如果我们从狗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是黑白的。在很多昆虫、鱼类、爬行类和鸟类中,它们又能看到比人类更多的颜色,比如说紫外线。所以我们肉眼观察到的世界很难是准确的。

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透过经验和信念的有色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比如说我们如果相信黑人的运动能力很强,我们就会“观察到”黑人在很多的运动项目上都表现得很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人类祖先是从非洲起源,逐步扩散迁移到全球的,又由于扩散后居住的维度不同,所接受的日光照射不同,才导致了我们肤色上的差异。但是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之间仍然能彼此婚配生育。这说明我们彼此之间的基因并没有差异到使我们成为不同的物种。也就是说不同种族之间的基因差异是非常小的,小到不足以产生运动和智力上的差别。那为什么我们在奥运会上看到黑人在田径领域有统治地位呢?这其实跟中国人为什么在乒乓球上有优势是一样的道理,是跟国家体制,选才和训练体系是有关系的。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一个坏土豆的《深度|基因人种,从来都不是牙买加的短跑秘诀》这篇文章。

通过他人叙述也很难是正确的。尽管大部分的叙述者都相信自己叙述属实,他们力求准确地表述,不故意误导别人。然而他们也是人,也会犯错。另外有一部分叙述者是故意误导的。即使是用真实的数字和事件也可以骗人。给几张图片大家感受一下。

同样一件事件,同一份资料,稍微经过修饰,以迎合公众的信念和偏见,就能达到误导观众的效果。

经历、观察和叙述这三个获得知识的途径都会遭遇另外一个问题:不准确的记忆。我们的记忆有着惊人的可塑性。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和记忆专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让实验对象看一段录像并记住看到的内容,然后通过微妙的暗示,她可以给实验对象“植入”原始录像中并未出现的人物、地点、事物等细节。然而,心理学家的微妙暗示并非影响记忆的唯一因素,我们当时的态度也可能导致我们删除或精简部分记忆,或者虚构出原始体验里没有的东西。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感觉到很悲观,我们这套信息的输入系统和存储系统都不完美,导致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是充满扭曲的假象。因此我们更应该做一个谨慎的思考者,我们的判断必须是基于充分且谨慎解读的证据,而不能基于偏见、心血来潮或者盲目的信仰。另外,当出现新出现的证据对判断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必须迅速重新考虑。

关于思考这件事比较长,我准备用两到三篇文章说清楚,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下章接着探讨,我们具体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