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箭牌是什么意思

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

挡箭牌,汉语词汇。拼音:dǎng jiàn pái,指古代防御武器中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以掩护的东西。

挡箭牌出自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这岂不是把我们韩国拿来做列国的挡箭牌吗。”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二章:“不过有了这口头禅做挡箭牌,于当事人到底方便得多。”

挡箭牌亦称“挡牌”,出自鲁迅《花边文学·论重译》:“待到将来各种名作有了直接译本,则重译本便是应该淘汰的时候,然而必须那译本比旧译本好,不能但以‘直接翻译’当作护身的挡牌。”

挡箭牌造句

1、直到命运的齿轮在转动中终于倾覆了原先的大厦,让他们从柔软无害的生命层中直接走进人世的第二层,才发现未来并不是能对付一切的挡箭牌,它是个巨大的重量,牵着人悠悠地往下坠。

2、兴趣有点像是自己的挡箭牌,只要自己觉得好就是好喜欢归喜欢,但是也有厌倦的时候。

3、不公布消息来源的做法成为作者手中最有力的挡箭牌。

4、为什么男人总是如此?从不指出问题的本质,总是把地点、声音大小这些次要因素提出来,然后拉别人做挡箭牌。

5、我们的某种内在结构被打破了,没法再作弊了――再不能拿花在办公室或厂房里的时间作挡箭牌,一边就此高声抱怨,一边却全凭其荫蔽免独处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