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背红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伞形科植物薄片变豆菜的全草·反背红 2.1 反背红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反背红的用法用量 3 唇形科植物血盆草或单叶血盆草的全草·反背红 3.1 反背红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反背红 1 拼音

fǎn bèi hóng

2 伞形科植物薄片变豆菜的全草·反背红

反背红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大肺筋草之别名[1]。

2.1 反背红的别名

肺经草、反背红、乌豆草[2]

2.2 来源及产地

伞形科植物薄片变豆菜Sanicula lamelligera Hance的全草[2]。分布安徽、浙江、台湾、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2]。

2.3 性味

甘、辛,平[2]。

2.4 功能主治

功在散风,化痰,行血,通经[2]。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经闭,腰痛[2]。

2.5 反背红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3 唇形科植物血盆草或单叶血盆草的全草·反背红

反背红为中药名,出自《贵阳民间药草》,为《贵阳民间药草》记载的血盆草之别名[1]。

3.1 反背红的别名

朱砂草、反背红、叶下红、铺地虎[3]

3.2 来源及产地

唇形科植物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或单叶血盆草S.cavaleriei Lévl. var. simplicifolia Stib.的全草[3]。前者分布四川、贵州及湖北、广东、广西等地[3]。后者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西[3]。

3.3 性味

微苦,凉[3]。

3.4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3]。

1.治吐血,咯血,衄血,血痢,血崩[3]。煎服:9~15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