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

和孩子相处,找回最初的简单。

小时候,世界很小,烦恼很少,眼所见皆美好,生活是一张白纸,干净整洁,简简单单。

长大后,世界很大,快乐很少,眼所见多“纷扰”,生活是一团麻乱,理不清,剪不断。

我们发现孩子总是比成年人更容易快乐。

买到心仪的玩具;有一点点零花钱;今天没有作业;受到老师表扬;买到心心念念的衣服。

这些小事,都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

因为他们要求的少,想的少,愿望容易满足。

而长大后的成年人,要求的多,想的多,欲望也就多了。

当你的能力不能支撑你的欲望时,你就失望了,开始埋怨了,愁云越聚越多,所以你的生活总是“雨天”。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不妨和孩子相处一天,去学学他们的简单,找回失去许久的“童心”。

出去走一走,偶尔给心情放个假。

有时候,我们不开心,往往是因为自己总爱钻牛角尖,把情绪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难过。

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更加烦躁。

所以,不如换一种方式去处理糟糕的心情。

和最好的朋友聊天,清除心里的“垃圾”。

当你心情不好,想找人倾诉时,一定要找一个懂你的人。

你和路人甲说你有多难过,那肯定是白费口舌,但和最好的朋友说,他们一定能理解你。

所以,心情不好时,约三五知己,小酌两杯,把话说给懂的人听。

用笔卸下烦恼,跟自己对话。

当然不是所有的烦心事能都一吐为快。

当你无处倾诉时,不妨拿起笔,把你的不快乐写下来。

你可以事先准备好一张足够大的空白纸,然后坐下来,在纸上写下你所有的思绪。

写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有条理的一条一条写下你不开心的原因。

这就是一个梳理自我情绪的过程。

因为人在心情烦乱的时候,分辨力会下降,判断就容易出错。

所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给问题归归类,再去想问题就会比较清晰明了。

写的过程也是你自我发泄情绪的时候,情绪释放完了,再回归事情本身,你的思路会清晰很多。

正所谓别人劝你千句,不如自己想明白,一笑了之。

心情不好的时候,尝试和自己的情绪对话,把不开心的事情都留在纸上。

和沮丧的过去告别,然后翻过那一页,开始新的篇章。

如果觉得自己心里空间狭小,那就给它找个外挂,放在外面。

时常写写日记,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卸下心中的烦恼。

你会发现,许多烦心的小问题,你写完也就过去了,当某天你翻阅曾经的日记回头看时,早已忘了当初为什么生气。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始终是自己。

当情绪走了,冷静下来了,跟自己对话,听听内心深处的声音,静下心来想想,人生除了生死,也没什么是过不去的。

凡事多自我开解,放宽心,你会快乐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