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在唐朝时十分古板,韩愈为此发起了改革运动,具体是什么呢?

这一文学改革运动被称为?古文运动?。在唐朝的主要发起人是文坛领袖韩愈和柳宗元,后人因此将他们并称为?韩柳?。到了北宋,?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也成为这一艺术主张的继承者,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就是赞扬他扭转奢靡文风、重树文坛风气的巨大成就。

一、韩柳发起的古文运动

在韩愈、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期,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国力大损,但经过休养生息,社会经济仍然得到了发展和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柳宗元将倡导古文的主张明确提了出来。

他们以?载道?、?明道? 为这一文学创作理论的核心,认为作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立身端正、心地平和,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真情实感。除此之外,还要有?务去陈言?、?词必己出?的开创精神。而当时文坛流行形式大于内容、绮丽晦涩的骈文,这一风尚正是韩愈、柳宗元并不看好且力图改变的。

为了推广他们的文学主张,他们不但以身作则,创作了大量言之有物、平易近人的作品,而且注重对年轻文人的奖掖和培养,使得这一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

二、韩柳的代表作品

在文学创作层面,韩愈将文章的文采与现实意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他留下了《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 》、《原毁》、《答刘正夫书》、《送孟东野序》 等代表作,这些文章有的偏向说理,论述雄辩,有的偏向写情,真挚感人。

而柳宗元的文学主张与韩愈极为接近,他的《捕蛇者说》、《钴鉧潭记》、《封建论》同样也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中唐时期,这一批锐意改革的文学家创作了大量不事浮华、平易动人的散文作品,一扫六朝以来繁复绮丽的文风,当时的文坛风尚因此发生了转向。

三、北宋的隔代知音

到了北宋,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坛巨擘所持有的文学主张,与上一个朝代的?韩柳?遥相呼应。因此后世一旦提起?古文运动?,实际上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简称,在古文运动中成就最高的八人,也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其中苏轼对韩愈的追慕或者说崇拜表现得最为明显,他曾专程为潮州韩文公庙撰写祭文,?文?是韩愈的谥号,因此韩文公庙就是祭祀韩愈的庙宇。

后人熟悉的?文起八代之衰?,就出自苏轼的这一篇文章。苏轼等人不但对韩愈极为敬慕,在文学创作上也沿着韩柳开创的道路走得更远。仅仅苏轼一人,就留下了《策断》、《留侯论》、《晁错论》、《赤壁赋》等散文名篇。

后世将韩愈与苏轼在散文领域的成就相提并论,合称为?韩海苏潮?。意思就是他们的文章自带着磅礴的气势,读他们的文章就仿佛有天风海雨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心生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