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忠

名叫中华的土地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块。有时候这里属于我们,有时候是那里。在这个政权下的时代,大部分大陆人最想“收复”的失地,就是台湾。

在这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台湾对于大陆的青年像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精神港湾。三毛、林清玄、席慕蓉等一批作家的书风格清新沁人心脾,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又有李敖和柏杨这样的嬉笑怒骂的大家。电视电影里的台湾同龄人说着和我们一样的普通话,写着传统的繁体字,却又接触着更西方的世界。我们的文艺作品发展有时候走得磕磕绊绊,年轻人成长的轨迹也大都规行矩步,只好羡慕着海峡那一边。那里在校园的草坪上种得下平凡的梦想所带来的生活的精彩。

在大陆的话语体系里台湾一直像一个遗失多年的孩子,我们一厢情愿地相信割让台湾只不过是是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的错误,大陆政权经过军阀混战、异族入侵之后,又不过因为国***两党的分歧造成海峡两岸的互相敌视。如今大陆强大了,自信了,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那么只要一提出自己的意愿,台湾就本该迫不及待地归来。

关于台湾的想象,其构成可能是余光中的乡愁所渲染的: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人有一些是国民党退守台湾时候带去的。对于那一代人们来说,蒋校长代表了一个正统的中央政府,海峡筑起了一道无形的柏林墙。我们很难想象那些阔别家乡的人如何面对骨肉分离的痛苦。流行音乐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年代,周杰伦的中国风作品呼唤起中国文化里的历史记忆,其中有一首这样唱道:

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

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

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

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

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

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

我对着黑白照片开始想像爸和妈当年的模样

说着一口吴侬软语的姑娘缓缓走过外滩

曾经的一代人慢慢因为时间而消逝,大陆和台湾的年轻人成长在不同的轨迹里,彼此并不认可对方。大陆这边想着,你们都是被你们的政治家的宣传所蒙蔽的,本就该回归故土,重新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台湾那边想着,我们这边生活的也很好,要不要成为一家人,你们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清朝割让台湾的时候,台湾没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日本人占领并且大力发展台湾的时候,台湾人也只能被迫接受自己的日本国二等公民身份。等到日本战败,国民党又带着大量的人来到这片土地,同时带来对于日本和中***的仇恨。

写《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廖信忠提到过,他问了一个台湾原住民朋友“1945年对你们来说代表些什么”,他开玩笑回答“又被殖民一次”。

没有哪块土地生来归属于哪个政权。两湖不知炎黄,两广没经历过夏商周。汉朝通了西域,可是这块土地和中原政权分分合合,一直到中华人民***和国都还时不时要闹着分家。至于内蒙古、西藏、东北,历史上倒总扮演异族入侵者的大本营,直到清朝才真正内附。而中国政权在历史上努力统治多年的朝鲜、越南,反倒后来丢弃,再也不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我以前学历史常常在想,如果内蒙古的小朋友读到自己的地方史,会不会想:哦,我原来曾经从属于辉煌的蒙古文明,和你们汉文明并不是一家呀!后来有一次参观一个展览,惊讶地发现关于山西的文物上面所标注的国别是“金”而不是“南宋”。

是了,就是那些血统最“纯正”的黄河流域、华夏文明发源地,也曾经因为游牧民族铁蹄的入侵,丢失了东晋和南宋的记忆,混入了其他文化的血脉。

辛弃疾痛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是反抗结束,老百姓的日子还不是要照样过。有田要种,有工要做。如果清末没有割让台湾,而是割让了山东、浙江,或者日本并没有战败、中国东部也被日本统治了几十年,又或者国***实力达成均衡、如同朝韩两国分裂几十年,我们看到的历史又会是怎样的?

历史无法假设,我们只好看着海峡两岸互相指责。

匈奴被赶跑,鲜卑、氐被汉化,羯、党项被灭族,契丹、突厥消失,蒙古、女真、回族出现并兴起。

相比之下,台湾和大陆的文化差异不算什么,也早就重新开始了无障碍的交流。大陆人当然许多人是识得繁体字的,台湾人也一样能看懂些简体。《流星花园》风靡过大陆,《甄嬛传》也能引起台湾人的讨论。

台湾人也知道淘宝好用,用淘宝买东西,只是会抱怨填写“台湾省”降低了“台格”。

如果没有政治区划的阻隔,说着一样的语言,学习过同样的四书五经,跟随同样的文化作品长大,台北和北京的区别并不比成都和沈阳的差距大。韩国日本希望淡化中华文明曾经的影响,都尚且在文艺作品里互相理解并不费力。台湾和大陆,本来就是一家人。

更何况,欧洲有些国家内部不完全文化统一,仍然能够保持政权的稳定。比利时一半人说法语一半人说荷兰语,瑞士更是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各行其是。

中***和台湾执政党时不时会碰出些摩擦。曾经搁置的武力统一台湾的话题,随着大陆海军实力的增加,也会渐渐给台湾人心头笼上被侵犯的阴云。其实不到万不得已,哪儿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道理。战争带来的伤痛,恐怕还会超过统一带来的喜悦。最核心的***识应该是,文化和交流的纽带不应该被哪一方的哪个政治家所操控并人为地在隔阂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样文化的力量终究将自由地将我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毕竟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