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是中华》中讲到《易经》,它是中国儒家、道家的共同经典,你知道它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吗?

易经是道教的经典,但不是道家的经典,《庄子》中有两段故事,说的就是老子对《易经》的排斥

1、孔子对老聃说:“我研究丘《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已经很久了!熟知古代的各种典章制度,以七十二个不轨之君为例,论述先王之道,宣扬周公之功,可是没有一个国君采用我的主张,太令人失望了!是国君难以说服呢,还是大道难以彰显呢?”

老子说:“幸运啊,你没有遇到治世之君!六经是先王的陈迹,根本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今天你的说法,也不过和足迹一样。足迹是人的脚踩出来的,可是足迹和脚一样吗?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阻。得道者,无往不利;失道者,处处受挫。”

2、孔子五十一了,还不曾闻道,于是向南到沛地去拜见老聃。老聃说:“你来了吗?听说你是北方的贤者,恐怕已经得道了吧?”孔子说:“还没有。”老子说:“你是怎么求道的呢?”孔子回答:“我在法规制度中求道,花了五年都没有得道。”老子说:“那以后呢?”孔子回答:“我在阴阳中求道,花了十二年还未得道。”

老子曰:“是啊。假如大道可以进献,则没有人不将它进献给自己的君王;假如大道可以孝敬,则没有人不把它孝敬给自己的父母;假如大道可以传授,则没有人不将它传授给自己的兄弟;假如大道可以馈赠,则没有不讲它馈赠给自己的子孙。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没有别的,是内心没有主见,只知道随波逐流,外表淫邪不正,大道不能通行。如果发自内心的东西不能被别人所接受,圣人就不会随便传教;如果整个社会不被外物时俗所左右,圣人就不会随便归隐。名声是社会的公器,不可过多攫取。仁义是先王之舍,可以偶尔住上一宿但不可久居,否则会招来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