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上皇帝后,其父亲刘太公的生活是怎样的?
刘太公刘煓是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也是第一位从平民直接被封为太上皇的人,那么多疑的刘邦是如何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呢?
青年刘邦,不学无术三儿子刘季(刘邦)最让他爹不省心,二三十岁的人了,还跟个十来岁的孩子一样,整天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到家里混吃混喝。时间一长,哥哥嫂嫂都烦了,每次刘邦带人回来,嫂子都会刮着锅底,意在告诉人们没有饭了。刘邦最喜欢到村口寡妇家蹭吃蹭喝,不仅蹭吃蹭喝,还死皮赖脸跟人家住在一起。寡妇门前是非多,这长此以往,就刘老爷子就听说了,他撕着刘邦的耳朵打骂。
刘太公的短浅刘太公住进长安的皇宫以后,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根据正史,刘邦本来叫刘季,刘邦的父母,分别被史书上记载为刘太公和刘媪,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真相:那就是刘家人地位非常低,在战国末期——秦朝,就是最普通的农民,因为他们连名字都没有。因为刘季,说白了就是刘老三——刘老三成了名字,这说明什么?
封太上皇刘邦做皇帝,刘太公尚在世,按规矩,刘邦至少每五天就要拜见父亲。拜见父亲就要行礼,理所当然,要行“子拜父礼”。可问题是,子拜父是家礼,对一个国家来说,刘邦是君,刘太公是臣,哪有君拜臣的道理?刘太公的管家提醒刘太公:虽然皇帝是您儿子,但他毕竟是君,您是臣,这不合适。
有个大臣上奏说,秦始皇曾尊去世的父亲为太上皇,建议皇上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这话大喜过望,重赏了这位大臣,然后他择吉日举行了册封大典,将刘太公扶上了太上皇的皇位。
一个糟老头突然一跃二上从平民当上太上皇,尊贵显赫啊,刘太公也是过上尊贵安逸的生活,他把御花园给改造成菜园子自娱自乐,可是时间一长,刘太公就感到枯燥乏味了,尊贵的生活虽说不错,可是内心空虚啊,没有以前农村的那种开心生活啊!
刘太公“拥慧而行” 恭迎儿子的谐剧上演不久,刘邦特地颁了道圣旨,尊刘老太公为太上皇。史载,诏书是这样写的:“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方前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刘太公的晚年生活刘太公随着自己老去之后,越来越怀念家乡的那些人与家乡的味道,变得有些闷闷不乐起来,刘邦也察觉到了这一切,就私下去询问刘太公的管家究竟怎么回事,管家告诉刘邦刘太公经常跟他谈及故乡的种种乐事,怀念当年和大家一起玩耍的日子。
刘太公表示在关中住不惯想回老家去。但是刘邦并没有答应,而是在栎阳附近按照老家的布局修建了一座新城新丰,然后将老家的左邻右舍甚至鸡犬都弄了过来,由于复原程度太高以至于鸡犬一来就走进自己的家,后世留下了鸡犬识新丰的成语。而刘太公从此在这里养老。
刘邦为人豁达大度,对自己的老爸不计前嫌,对刘太公的关照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堪称后代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