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大功臣叫周培公,他是皇帝身边的谋士后来还当上盛京都督,之前因为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用口才劝说王辅臣投降,从而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可惜最终落得一个悲惨收场,有人说周培公之死说跟雍正有关系,也有人觉得是康熙刻意所为,那么清朝的皇帝为何要处死这位大功臣呢?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从其身世说起,公元1632年周培公生出在湖北荆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暴毙,自己跟娘亲相依为命过得都是苦日子,他十岁那年正逢明末乱世,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四处征伐,母亲因此亡于动荡之中,周培公从此就成为一个孤儿。一次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觅得衙门小吏一职,通过自身努力很快就仕途高升,且一路当上了内阁供奉,在这期间周培公还认识了伍老先生,此人是康熙的老师,不久后伍老先生深悉周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康熙。
公元1673年,康熙下令废除吴三桂等藩王权职从而引发?三藩之乱?,三个藩王企图联合发兵推翻大清朝,这时吴三桂联军出兵在途,发消息希望陕西省的王辅臣在北边响应他的号召,此时作为汉人的王辅臣也主动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但是康熙绝不允许王辅臣跟吴三桂集结,于是就派遣周培公率清兵前往阻拦吴三桂,不久后陕西王辅臣的势力越大强大,清朝被迫先把矛头对准王辅臣。
周培公再次奉命攻伐王辅臣,可是对方兵强马壮清兵有所惧怕,机智的周培公了解到王辅臣之所以叛变是因为利益冲突问题,于是就主动请求康熙允许他去密会王辅臣。康熙帝见周培公如此不怕死,感动之下就答应了。
周培公见到王辅臣之后,立马就指出他的苦衷烦恼,并且承诺只要平定三个藩王,清朝绝不会追究他的责任且还会赐予官位跟大量金银珠宝。此事进行得很顺利,在周培公的劝说之下王辅臣很快就答应了大清的招安,而吴三桂在北边始终等不到王辅臣的接应,最终导致兵败。
事后论功行赏,周培公被升职为参议道台,从而被皇帝越发器重。后来西北的蒙古人起来反清,康熙再次让周培公平定叛乱,但是西北地域荒凉且路途遥远,周培公年迈已久,身体不支逐于路途中死亡。有人说是康熙故意调周培公远征蒙古军的,然而他当年立下大功劳,可能有点功高盖主,加上他任官十一载为人正直不予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甚至还经常跟大小官员争吵。
久而久之周培公就积仇略多,一些小人就专门向康熙打小报告说周培公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还大谈其威胁论。时间一久,康熙帝对周培公就产生了猜忌心理,但是苦无借口去惩罚对方。
后来,周培公深感官场黑暗加上自己年龄已高,再也无心与之争斗,索性就干脆辞掉官职告老还乡,去过他的清闲日子去了。
可惜就在这个时候爆发西北蒙古人叛乱,于是康熙没批准他的辞官请求,反而把他调往盛京平定动乱。由于皇命难违周培公只能奉旨赶赴盛京,最终他在路上离世。对于周培公的死,坊间有着不同的版本跟野史说法,最靠谱的可能是被敌对官僚诬陷,妖言惑众,最终令康熙猜忌起周培公,本来他想辞官归乡图个安享晚年可惜不得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