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是不是称职的二人转传承人
1. 选传承人不同于选演员
赵晓波说:“要是没有赵本山老师,现在二人转可能在东北已经消失,虽然刘老根大舞台里没有太多的传统戏,但是赵本山老师让二人转艺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冲这一点,赵本山就有资格成为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以前在其它剧场唱传统戏,很多时候会被起哄,但是现在不会了,因为赵本山让二人转艺人有了尊严,人们即使听不懂,也会尊重这种文化,从市场的角度看二人秀就是比二人转有市场。”佟长江说:“赵本山(虽然)绝对不是二人转艺术中最拔尖的名角,可他出钱、出力,通过几届赵本山杯比赛,绝对称得上是当今二人转艺术的带头人。”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阎淑萍教授指出:“戏曲发展的成败于取决该戏种有没有自己的名角,二人转艺术近年来影响力日渐提高,主要是靠了赵本山、潘长江等一批东北小品演员的力捧。”
很多的二人转研究者表示,赵本山的入选有助于二人转艺术的传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认为,二人转这么火,与赵本山小品的成功推动是分不开的,“人们看了他的小品后,更想看看真正的二人转是什么。”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木箫认为赵本山在推动二人转走向全国方面功不可没,“名人入选,有助于提高二人转的知名度。对此我们应该持宽容的态度。”王兆一认为,赵本山对二人转有两方面的贡献,一是他的小品有二人转的风格;二是他出名后仍提倡二人转,拍摄的电视剧里也有很多二人转的影子。赵本山对东北二人转的贡献史无前例。过去的老艺人哪怕技艺再精湛,影响范围也大都局限于本地区,很难走出东北,在全国范围内让这门民间艺术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张艺谋:“二人转这门东北地方艺术因为有了赵本山而被全国观众所知道,这是赵本山这么多年来坚持的结果,他已经把二人转推到了很高的角度。没有赵本山这牌子,东北二人转也起不来。”
选传承人不是选演员,就象选校长不等于选教师一样。对于二人转和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们以前就是因为关注度太小而濒临灭绝,可见如果没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恐怕是难以保护的。福州评话、伬唱也都列入了国家非遗名录,但多年来连本省、本地区都没走出,更不用说走向全国了,外地的观众连它们的名称可能都没听说过,甚至连“伬”字怎么读都未必清楚。这两种曲艺被保护了多年,但却连个象样的表演场所都难以找到。在这个情况下,哪怕传承人表演水平再高,如果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来推动这门技艺的发展,没有能力将艺术发扬光大,甚至连艺人的自身都难保,连生存都成问题,传承难道不是一句空话吗?单单专业优秀还不够,需要有杰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影响力,否则“十大名丑”、“四大名旦”、一级演员、二级演员等优秀人才多得是,然而能担此重任者恐怕很少。
谭学晖在《曲艺》杂志上撰文指出,赵本山完全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传承人条件。作为东北二人转的传承人,他有着丰富的演出经历和经验,而且赵本山倡议绿色二人转,净化了二人转市场,所以赵本山成为传承人当之无愧。
乌丙安说赵本山必须进京进行传统二人转汇报演出,展示传承人工作成果。那么请问,国家非遗项目有上千项,它们都进京汇报了吗?东北二人转有五位传承人,另外四位进京汇报了吗?如果没有,单单要求赵本山一人这样做,恐怕还是心存偏见。有不少传承人体弱多病,自身难保,社会影响力有限;传承人变成了一项个人荣誉放在那里,国家非遗名录公布多年,某些非遗项目仍然死气沉沉或奄奄一息,没有大的起色,更严重的是,许多项目名称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闻所未闻。对这些问题,某些非遗官员不去关心,单单把矛头指向赵一人,显然有失公允。社会这么多人盯着赵本山,却很少有人问问另外几个二人转传承人的情况。辽宁的东北二人转传承人***两位,另一位是锦州黑山老艺人李秀媛,擅唱60多部传统二人转,但据当地文化部门透露,这些节目却只通过视频形式保存下来3部。更让人震惊的是,李秀媛于2008年2月当选为东北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同年3月即因病离开人世。老艺术家的逝世让人感到悲痛,但悲痛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做些反思呢?李秀媛只当了一个月的传承人就离世,客观上并未完成传承人的使命,可见要当好一个传承人,仅仅靠唱功优秀、专业能力强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年富力强,具有传承的能力,使艺术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这是传承的最终目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是难以当好一个合格的传承人的。因为传承人不是供人膜拜的对象,而是担负着重要责任。
乌丙安等人主张民营剧场沿用国有院团的做法,整场都演出传统二人转,而这已被证明早已没有市场。国有演员自身生存都是问题,难道让民间艺人也重蹈覆辙?假如国有院团自己有传承能力,为何还要选民间艺人做传承人呢?恰恰就是因为二人转的艺术活力在民间而非国有院团。乌托邦式的艺术理想是无法行得通的,无法自圆其说,早已被现实击得粉碎。正如有的观众所说:“我们是来开心的,不是来开会的,传统的太严肃,我们不喜欢。”国有艺人不演戏也尚有政府保命,民间艺人没有了票房就只能饿死。
2.赵本山作为传承人的主要贡献
那么,声称反对赵本山当选传承人的各色人等,真的是为了传统二人转考虑,还是出于嫉妒只是以此作为借口进行个人攻击呢?有些学者只关心赵本山的传承人身份,对其他非遗项目以及二人转其他传承人的情况不关心,明显说明其关心缺乏应有的诚意,或者叫赤裸裸地找碴子。很多非遗传承人虽然被选了出来,但只成了一项荣誉,几年过去了,某些民间艺术仍然冷冷清清,无人问津,要么伸手向国家要钱,要么面临灭绝的窘境。作为二人转非遗传承人,赵本山做到其它传承人做不到的重要一点是,让民间艺人靠汗水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大量民间艺人、下岗艺人(包括演奏人员、剧务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不是伸手向国家要钱。某些非遗项目号称民族瑰宝、博大精深,却连让艺人吃饭都做不到,形成鲜明对比。
赵本山促进了二人转教育,将辽宁的二人转教育推向高等教育的课堂,同辽宁大学合作建立了本山艺术学院,专门培养导演、表演、编剧等实践和理论方面的人才,并且聘任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马力担任教授,为二人转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这是大多数非遗传承人无法做到的,很多地方小戏建国60多年还停留在原始的教育方式,有些省份的传承人自身都难保,更何谈传承非遗项目!仅就这一点,就令反赵人士的论调不攻自破。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在培养人才、传播二人转方面的成就是显著的。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对东北二人转艺术也给予了高度重视。2012年10月27日,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组成大学生艺术团,一行38人前往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的密歇根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浓郁的“东北风”令成千上万的美国观众为之倾倒。这场名为“火热热的东北风, 火辣辣的关东情”的综艺演出由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辽宁省教育厅承办,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密歇根大学底特律中心、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协办,辽宁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主演、本山艺术学院师生合演,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艺术让观众大饱眼福。演出内容除东北二人转之外,还包括高跷秧歌、唢呐独奏、软功表演、萨满舞、车技表演、民歌对唱等节目,充分展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和火热的关东风情,受到了美国当地师生的热烈欢迎。
2010年12月,赵本山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旨在推广传统二人转的全国首家“二人转体验馆”在沈阳对外开放,它不是我们固有意识所理解的二人转物品陈列,而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二人转的活态传承。这个具有传统二人转博物馆性质的场馆分为4层:一楼是展示区,表现东北农民欢庆丰收的景象;二楼是“象牙山照相馆”;三楼是“二人转印象馆”,展现演员唱传统二人转场景;四楼是“二人转综合展示区”,主要陈列二人转历史,是一座集旅游观光、传统二人转表演、东北民俗及传统二人转历史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验馆。 体验馆聘请专业人员根据业内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装修精致,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综合展示区四周是与传统二人转剧目相关的东北民俗,中间是观演空间,演出以观众点单的方式进行。赵本山强调:“我建这个‘二人转体验馆’初衷不是为了赚钱,是想给观众和徒弟们看看,让他们知道二人转是怎么走过来了,不要红了就忘本。也想让大家知道二人转的历史,特别是300年来的东北文化。”不可否认的是,这项举措对传承二人转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但其它二人转传承人难以做到,即使在全国范围内对众多国家非遗项目来说恐怕也难以找出第二个,也是难以模仿的,因为大多非遗项目还有等着国家出钱供养。明知不可能赚钱,还去做这件事,既需要一定的胆略,也需要很强的责任感,有钱的人很多,但有几个人愿意做这样很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遗憾的是,对于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反赵学者几乎集体噤声,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的人不多,与先前此起彼伏的或反对其当传承人或呼吁赵本山改演传统二人转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它的开馆及由此产生对二人转传统的重视令真心喜爱传统二人转的人颇感惊喜,同时也令反赵人士措手不及。还有很多人该骂仍然骂,或者继续说风凉话。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说明反对赵本山出任传承人不过是幌子,这些人不是真的在为传统二人转请命,某些学者质疑赵本山当传承人的做法也丝毫没有诚意,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嫉妒人家的成功。
有人说“刘老根大舞台”不演传统戏,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传统戏仍然在演,只是成本大套的戏数量相对少了。沈阳、沈春阳二人在“刘老根大舞台”上演出的《韩琪杀庙》《包公断太后》《刘三姐上寿》等传统二人转曲目令现场观众为之动容,而这些正面信息是难以传递到普通百姓那里的,因为一些媒体利用普通网民的民粹主义倾向以及仇富心态,不断进行负面报道,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很多南方人对小沈阳反感,是因为不喜欢他的戴发卡、穿花袄、说话女声的反串造型,事实上,沈阳夫妇二人有着扎实的传统二人转演唱功底,不但获过奖,还得到了专家的认同,并不象有些人想象那样只会在舞台上以夸张造型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