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上台前不是承诺做总统之后就从伊拉克撤军的吗?为什么现在没有动静呢?
他没有说过上台后立即就撤,他表示在18个月内逐步将驻伊美军撤离伊拉克。
(给你一份撤军表)
美军定于2010年8月底前从伊拉克撤出作战部队,其余数万人作为留守部队在2011年年底前撤出;美国转以外交等非军事手段向中东地区施加影响力。奥巴马还正式任命资深外交官、曾长期担任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的克里斯托弗·希尔出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对于撤军计划,各界反应不一。
先停战再撤守
“我到这里来,告诉你们如何结束伊拉克战争,”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勒琼军营告诉数百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和家属,“我已经选定一个时间表,即在接下来18个月撤走我们驻伊拉克的所有作战部队。
截至2010年8月31日,我们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结束。我打算在2012年前撤出所有驻伊美军。”
眼下驻伊美军总兵力大约14.2万人,其中约10万人属作战部队。
奥巴马说,大部分美国军人年内不会撤出伊拉克。美联社援引白宫高官的话报道,为确保伊拉克全国选举顺利完成,美军作战部队主力会至少驻伊至今年年底,预计在撤军期限最后几个月才撤走。
这份作战部队18个月撤军时间表比奥巴马竞选总统时承诺的撤军时间表慢约3个月,但大幅快于美国上届政府考虑的时间表。
奥巴马说,大约3.5万名至5万名美军官兵作为留守部队,在作战部队完全撤离后继续驻伊,承担训练伊安全部队、保护重建活动和有限反恐任务。
根据美国上届政府与伊拉克政府签署的协议,截至2011年12月31日,美军需全部撤出伊拉克。
奥巴马所提撤军计划获得众多上届政府旧臣和前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等***和党国会议员支持,而奥巴马所属民主党内部就留守部队规模争论激烈,民主党议会领袖指责美军留守部队规模过大。
继续履行义务
奥巴马许诺,美国将继续从外交、政治和经济角度履行对伊拉克义务,帮助伊拉克实现“和平”和“富强”,如与联合国合作支持伊拉克举行全国选举和帮助解决伊拉克难民问题。但他说:“我们不能无限期坚守一个承诺,这个承诺不仅导致我们兵力紧张,还会耗掉将近1万亿美元美国纳税人的钱。”
“我们面临如下挑战: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再成焦点;军队需减负;重建经济。美国再也承受不起把伊拉克与这些紧急问题分开看所造成的损失。”他说。
即将公布这一撤军计划前,奥巴马在勒琼军营致电前任总统乔治·W·布什,“礼节性”向后者简述这一计划。按计划,勒琼军营美军基地会派出数千名士兵前往阿富汗。
“结束伊拉克战争会开启美国领导参与中东事务新篇章。”奥巴马强调说,撤军不意味着美国撤掉对伊拉克的影响力,美国会借助外交和人道主义活动加强这种影响。
奥巴马说,美国将与中东地区国家展开全面接触,包括伊朗和叙利亚在内,与该地区“朋友”和“伙伴”建立一个新框架,改善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
承认有所不能
奥巴马承认,伊拉克诸多问题尚待解决。他说:“毫无疑问,伊拉克还不安全,前路艰难:暴力事件仍会成为伊拉克生活一部分,太多关乎伊拉克前途的基本政治问题仍未解决。”
他强调,美国不能继续尝试去解决伊拉克所有问题。这位常说“是的,我们能”的美国新总统说:“我们不能把反美或同情我们敌人的人都赶出伊拉克;不能在伊拉克彻底安全前一直维持伊拉克街道治安;不能等到伊拉克内部完美和解(才撤军)。”
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说,奥巴马27日乘机飞往北卡罗来纳州途中致电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向后者简述驻伊美军撤兵计划。
“有关伊拉克前途的最重要决定必须由伊拉克人自己作出,”奥巴马说,“为向伊拉克人提供一个选择更好未来的机会,美国的男女军人年复一年在伊拉克逐个街道、逐个省地作战。现在,我们请伊拉克人抓住这个机会。”
英国安全问题专家、“两面神”安全风险管理公司负责人戴维·克拉里奇说:“驻伊美军撤离是伊拉克正常化进程中绝对必要的一步。”他解释说,一些伊拉克武装力量以反抗占领者为由展开活动。驻伊美军撤离后,这些武装就师出无名。
另一些分析师则告诉路透社记者,美军撤出后,伊拉克会出现权力真空地区,可能引发伊拉克各方势力激烈争抢地盘,乃至血腥内战。
链接
六方会谈代表获任驻伊大使
奥巴马2月27日正式任命资深外交官克里斯托弗·希尔出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希尔曾长期担任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
希尔将接替瑞安·克罗克,成为自2003年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倒台及伊拉克政府成立以来美国向巴格达派驻的第四位大使。
此前,希尔在美国国务院担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并在过去四年间负责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具体工作。希尔于1977年进入美国国务院工作,曾任美国驻韩国、波兰和马其顿大使及科索沃问题特使。
舆论认为,希尔履新后将负责协调美伊两国政府在撤军问题上的互动,以及通过践行“巧实力”外交来改善美国在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形象,扩大影响力。
解读
折中方案充满现实主义色彩
美国政府于2003年发动伊战,诸多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这场战争使美国在人员、经济、政治和国际声望等方面付出巨大代价。美国民众多年来渴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奥巴马上台不久就推出撤军计划实在是出于无奈,反映了当下美国社会的主流要求。
抽身伊拉克也是奥巴马在政治上的需要。民主党打着“反对伊战”的旗号,不仅赢得了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也为取得去年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的双重胜利捞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而年轻的奥巴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与他在反对伊战方面“近乎完好无缺”的政治记录有很大关系。竞选时的表态也对奥巴马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18个月时间表”,既不同于奥巴马竞选总统时作出的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所有作战部队的承诺,也不同于美国战地指挥官主张的23个月内撤出作战部队的主张,而是一个充满实用主义色彩和权衡多方利弊的折中方案。
首先,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驻伊美军将领的要求。美军将领一再声称美军匆忙撤退可能导致伊局势恶化,实际上是担心伊拉克局势到时难以收拾。以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和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奥迪尔诺为代表的美军将领都力荐一个相对“较慢”的撤军计划。美国官员透露说,奥巴马推出的计划“是国防部长盖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以及前线指挥官讨论的结果,也符合总统的原则”。
其次,该方案不得不考虑民主、***和两党的利益纠葛。对于从伊撤军这样一个重大决定,奥巴马显然希望获得***和党人的首肯,摆脱党派之争,刻意营造出“举国一致支持”的氛围。这一方案中有关在伊拉克保留可能多达5万名非作战部队军人等内容出乎很多民主党人的意料,却令反对从伊拉克匆忙撤军的***和党人十分满意,连前***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都称这是“一个合理的计划”。
再次,该计划还想尽力照顾到伊拉克形势。伊拉克局势虽趋于稳定,但仍存在诸多风险。对奥巴马而言,选择一个比较稳妥的撤军计划,既基本兑现了竞选承诺,又避免被人指为“出于政治需要而强迫美军匆忙撤退”,可防一旦日后伊拉克局势再度恶化而被扣上“不负责任”的帽子。
分析
实现战略转移不易
奥巴马的最新举措体现出其所谓“反恐”战略转型的总体思路——将“反恐”重点从伊拉克转向阿富汗。从伊撤军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美国向阿增兵的力度。然而,要顺利实现这样的战略转移并不容易。
伊拉克依然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民族、宗教和政治难题。北部库尔德人和马利基政府围绕石油重镇基尔库克的控制权之争愈演愈烈,“基地”组织在一些省份不断发动袭击,还有10万多逊尼派武装人员正等待安置。此外,伊拉克今年将举行一系列选举活动,包括定于12月举行的全国大选。驻伊美军将领一再警告选举前后伊政治矛盾可能激化。他们认为,选举失利者也许会因不甘心失去权力而诉诸暴力,美国需延长“观察期”来确定是否加速从伊撤军。
从后勤角度看,美军在18个月内撤出9万到10万名军人、10万名美方保安及服务人员及数量众多的飞机、战车和12万个集装箱等装备,将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专家认为,恐怖威胁的存在和反美武装的袭击可能会延缓撤军进程。
此外,美国朝野一些人对于美军完全从伊拉克这样一个中东战略要地撤出始终心有不甘。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奥汉龙26日撰文称,一旦伊拉克在美军撤离后“失控”,恐将引发国际油价波动,从而威胁美国的战略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在宣布撤军时间表时只是勾勒出了一幅粗线条的“路线图”,其具体步骤还存在诸多疑难之处。美国对伊新战略仍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