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资料介绍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直径约为3476.28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三分之一。
月球的自转周期为27.32天,公转周期为27.32天。月球表面温度约为-180至150摄氏度,环境极端恶劣。月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陨石坑、平原、山脉和盆地,最大的陨石坑称为阿波罗盆地,直径约2500千米。
月球内部结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为月壳,主要由撞击产生的破碎岩石和尘埃组成。中间层为月幔,主要由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组成。最内层为月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组成。月球的表面特征主要由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形成,如巨大的撞击盆地、火山平原和陨石坑等。
月球对地球产生重要影响,如潮汐现象。月球引力使地球的海洋产生潮汐,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此外,月球还可供地球反射光线,为地球的夜间观测提供光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的天空呈现深邃的黑色,有利于天文观测。
月球的特点:
1、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的亮度主要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因此,月球的亮度会随着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2、亮度变化幅度大:月球的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3、表面温差大: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
4、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4.7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5、地月关系: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