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丝虫药分2种 预防胜于治疗
心丝虫是一种寄生于犬猫心脏和肺动脉中的寄生虫,被感染的动物若未经治疗,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失去生命。为了守护家中宠物的健康,兽医师建议除了在犬猫出现咳嗽、活动力下降和水肿等症状时送医确诊且及时予以治疗用药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犬猫约5个月大时,每个月喂食具驱虫效果的预防用药,降低感染机率。
犬猫心丝虫用药可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2种,其中治疗用药以针剂为主,每个疗程需注射2剂。台北市兽医师公会理事长杨静宇兽医师表示,台湾犬猫感染心丝虫的盛行率约15%至20%,大部分为流浪犬猫或居住在户外的宠物犬,因血液中含有心丝虫,遭蚊子叮咬后,随着血液将幼虫传染至其他犬猫体内。
心丝虫的相关用药可分为感染前「预防」和感染后「治疗」2类。感染心丝虫幼虫的犬猫若未及时投以预防用药驱虫,等5~6个月后幼虫变为成虫,则必须改用治疗用药消灭成虫,避免犬猫心脏受到损害,出现瓣膜闭锁不全、血液逆流、胸腹部积水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致命。
杨静宇兽医师表示,受心丝虫成虫所苦的犬猫,应注射心丝虫治疗用药,1个疗程***2剂,注射间隔24小时,但因药物在杀死心丝虫的过程中会出现死亡虫体,容易随着血液循环,在各处阻塞血管形成血栓,因此整个3至4个月的疗程中,必须辅助使用抗凝血药物和降血压等药物,且在注射针剂后5个月再次抽血检验是否仍有残存的心丝虫。
心丝虫感染犬猫的治疗时间长、费用多达数千元以上,对宠物和饲主而言都是一大负担。杨静宇医师建议饲主,由于犬猫从被蚊子叮咬感染心丝虫4期幼虫,直到成长至会侵袭心脏功能的成虫,约需要5个月时间,为避免倒楣的犬猫一出生就因蚊子咬而感染、病发,建议饲主在宠物5个月大时,就每月喂食一次预防药,消灭且阻止幼虫成长为成虫。
心丝虫预防用药的效用高、价格低(每次约100至200元),除了牧羊犬的体质特殊会有过敏反应之外,其他犬只皆能使用,不过因服用剂量需配合体重,建议服用前先让专业兽医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