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恩门城楼的韩国
原韩国汉阳城西大门外一幢大门式建筑,原名“迎恩门”,是朝鲜王朝专门为了迎接明王朝使节修建的(1407年,初名迎绍门)。中国使节来朝鲜必须从此门下通过。1539年,明朝使臣薜廷宠写了“迎恩门”挂了上去,之后称为迎恩门。“迎恩门”旁边还修有招待中原使节的国宾馆,题名“慕华馆”(仰慕中华之意)。
满清政府甲午战败(1894-1895),与日本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1895),被迫割让台湾、澎湖给予日本,并放弃对朝鲜王国的宗主权。朝鲜王朝1896年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迎恩门作为耻辱藩属国的象征,在宣布独立的当天即被暴徒放火烧毁(仅剩石柱子),并在原址修建了独立门(1898年竣工),门东一侧上书韩文“独立门”,门西一侧上书汉字“独立门”,“慕华馆”改名独立馆。
右上照片为原来的“迎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