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电影

文学/庸俗的老阿姨

《鲁》是杨立国执导的作品,发行于1989。这部电影获得了包括第26届金马奖和最佳影片在内的六个奖项和提名。这部电影反映了60年代台湾省的教育模式。

主人公顾阿敏是一个典型的成绩不好,上课捣乱的坏孩子。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于疲劳。从那以后,他和父亲、姐姐就靠茶园和养猪为生。

顾阿敏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自己的人生导师郭。别人眼中的坏学生,郭老师却是个天才。郭老师很看重顾阿敏绘画的灵动,把他的画推荐给儿童画展。没想到,他被乡长的儿子压垮了。郭老师受不了学校的脏乱环境,愤然辞职,带着顾阿敏的画走了。

顾阿敏一蹶不振,无法参加期待中的画展。就连唯一欣赏他的导师也走了,他抑郁了,最终死于肝病。被郭老师带走的那幅画很快就获得了国际大奖,顾阿敏成了大家眼中的天才。可惜他再也感受不到这份荣誉了,世界失去了一位绘画天才。

落后教育观念下的悲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会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在学校里,顾阿敏的成绩是班里垫底的,总是违反校规。他和其他成绩优秀的同学格格不入,不会违背老师的意愿,所以得不到老师的青睐,顾阿敏的绘画天赋也被淹没,最终死去。

后来获奖了,姐姐在台上说的话一语中的:“今天大家都说他是天才。在获奖之前,只有郭老师说他是天才。他想用一张大纸和许多蜡笔为全世界的人画画。虽然风景还在,但全世界的人都看不到他的画,永远看不到!”

他还是那个人,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一个奖项改变了他在别人眼中的地位。就像大家只会关注冰冷的成绩一样,你考了高分就是大家眼中的好学生,你考了低分就是扶不上墙的坏学生。在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下,很多有自己天赋的人都会被无情淘汰。

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

好的教育一定不是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使学生能够独立于教师的思想,独立于教师的意志的客观存在。

影片中,乡长的儿子与顾阿敏形成鲜明对比。他是大家眼中的三好学生,成绩好,听话。但是社会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可以复制的好学生吗?如果老师没有问题,他的画就无从下手。要粉刷教室,他需要先清点教室里的桌椅。他的作品总是规规矩矩,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没有自己的灵魂和创新。

顾阿敏的每一幅画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太阳是蓝色的,以防止他的父亲被晒伤。他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注入到作品中,故事感很强,也能打动人。姐姐和郭先生一直为他高兴。郭老师一直强调,孩子要学会幻想,但不一定要画成那样。孩子的表达包含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是独特的、丰富的、独立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往往被大人教导,变得什么都不敢做。孩子的世界不仅包括吃和玩,还包括想象力。画画不是画的像不像,而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我们的教育没有特色,一个模式就是以孩子听话不听话为标准。不允许调皮捣蛋,否则老师很难管理,家长也很不舒服。最后,受教育的孩子就像生产线上毫无特色的作品,所以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力。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好的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而不是纸上谈兵。

有一天,郭老师发现顾阿敏好几天没来上课,得知是因为家里茶园里的茶虫太多,想帮爸爸抓茶虫。郭老师立即带领学生来到顾阿敏的茶园,一起帮忙抓茶虫,学生感受夕阳、茶树、茶虫,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一次,乡长的儿子的画不再是无聊的作品。

顾阿敏的《茶虫》也获得了国家奖,这种由想象激发的创意正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美。我们常说,孩子是希望,这种希望的意义在于,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更丰富地认识世界。

至于教育,我真的很欣赏霍思燕和杜江教育他儿子的方式。我记得我第一次看《爸爸去哪儿》里的嗯哼。他对我感到惊讶。他和其他孩子完全不同,有自己的神性思维。杜江嗯嗯地问:“飞机为什么会飞?”嗯嗯下一秒说:“因为它有喷气发动机,使劲转就能飞。”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必须保护孩子的精神世界。

阶级分化的弊端

学校只有一个名额可以被派去参加绘画比赛。郭老师推荐了顾阿敏,他在绘画方面比较有天赋。结果被学校其他老师质疑。他们一致认为乡长的儿子更有资格。说白了就是为了讨好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他们不想得罪乡长,在利益面前放弃了道理。

也反映出郭先生和顾阿敏有着相同的经历。他们是同一类人。郭先生反对落后的教育和官僚主义被排除在群体之外。因为各自的家庭背景,到最后,全国第一名都不是县第二名的对手。

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论其地位如何。如果教师、校长、教育行政人员都必须严格服从上级的命令,教育的评价标准是考核、数据、绩效,那么教育就会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利益漩涡。在利益的漩涡中,大部分人都是受害者,最后成为情感的高压锅,最后在社会上反弹。

透过多年前的这部电影,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如何做好教育工作?在那个贫穷落后生产力的年代,国家专注于谋求经济发展,很多制度都不完善,所以我们推崇应试教育也无可厚非。

但在当今发达的社会,有没有像顾阿敏这样的悲剧?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自己的社会素质,做一个合格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