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大秧歌的剧目种类

朔州大秧歌现存传统剧目三十九个,分本戏、会戏、出戏三种。其中早期剧目多属出戏,主要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内容多表现男女爱情和家庭生活,情节简单,线索单一,喜剧色彩浓重,剧中人物仅“三小”(小丑、小生、小旦)。小丑表演诙谐,十分活泼。即使是小生小旦的对子戏,小丑仍可出场插科打诨。这类戏演唱形式灵活,分唱、对唱、轮唱、重唱都有,间或还有帮唱。中期剧目,取材范围扩大,涉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采用了分场结构的格式,同时又较好地继承了早期剧目的俚俗、活泼的传统,是大秧歌剧目的精粹。其代表剧目有《泥窑》。后期剧目吸收了不少兄弟剧种的本戏,剧目虽日臻丰富,但原来大秧歌的精神风貌反到冲淡了不少。

大秧歌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也有一部分联曲体唱腔。它的唱腔,板式齐备,能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心理活动和情感。板腔体有七种基本板式,“纽子”、“二杠子”、“三性”、“急鸿崖”,“介板”、“滚白”、“导板”。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板式对主要板式起补充和衔接作用。联曲体唱腔是大秧歌的传统唱腔,有“训调”、“红板”两类。“训调”中的“平训”、‘大悠板”、“二悠板”、“五音堂”等,一板三眼,速度缓慢抒情,用来表现沉思、忧郁、悲伤等情感。“训调”里中速的“四平训”、“越来调”、“银纽丝”等适于叙事和表现喜悦的情感,还有快速的“芫荽调”、“下山训”、“闪半边”等,一板一眼,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红板”有“苦红板”、“慢红板”、“紧红板”之分。曲调基本相同,节奏速度有别,用来表现忧郁苦闷或慷慨激昂等不同情绪。演唱时唱腔多用“咳腔”、“舌音花腔”,有时也用拖腔,唱腔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乐队分文武场,文场四人,分操呼胡、笛子、笙、小三弦。武场四人,分操鼓板、水钗、马锣、小锣。此外,根据板腔的要求添加一人打木头(梆子)。

朔州市秧歌剧团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1956年成立的朔县大秧歌剧团(今朔城区大秧歌剧团),是朔州市唯一的专业文艺团体。剧团的代表剧目《泥窑》曾在1990年进京,在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获得较高评价,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地方文化就是地方品牌,朔州大秧歌是朔州市独具优势的文化资源,应当在充分的挖掘、利用和保护朔州大秧歌的同时,使朔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