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货币的相关报道
《未来货币,你来“造”》
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黄燕仪
无需任何金融背景,不受法律条框的束缚,只要你对未来拥有非凡的预见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可以加入这场别开生面的“造币活动”,过一把艺术家的瘾,体验下“造钱”之乐。
九月的英国诺丁汉古城,到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1000名青年艺术家从世界各地前来赴约首届世界青年艺术节。开幕式上,一场有趣的“造币活动”赚足了人气。在诺丁汉城堡博物馆前的大片草地上,艺术家们一同畅想、设计“未来货币”,还将制好的“货币”进行自由交换。阳光辉映古城墙,想象力在空气中恣意跳跃,这是一场属于艺术的自由狂欢。“就像一个大Party!”参与创作的艺术家热情高涨。
这场名为《QE(n+1)》的“造币活动”背后有着抓人眼球的关键词——“维基主义艺术(Wikiism Art)”、“中国艺术家”。
吕东源 ,一位活跃搞怪,将自己装扮成“移动银行”,穿梭于人群中回收“货币”的中国青年艺术家,他正是“未来货币网络智库系统”(Currency Think Tank,简称“未来货币”)的创办人。在谈到将活动取名《QE(n+1)》时,他解释道:“因为英国艺术展期间,美国推出了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既然美国一直在无限量地‘印钱’,我们艺术家为何不可无限量去创造‘思想的货币’呢?QE(n+1)也就这么出来了。”
实际上,这并非一场临时起意的艺术行为,其背后隐藏着一幅巨大的梦想蓝图。在这个以“艺术”和“未来货币”为主题的智库中,每个人都可以对未来的金融系统及理想货币进行大胆猜想和构造。其特点是自由、免费、多语种和基于网络规模协作,并最终成为像“维基百科”一样自由运转的艺术作品。作品表现形式亦无需拘泥,可以是一幅画,一个设计效果图,甚至是一个观点。此外,无论是经济、艺术方面的专业人士,还是普罗大众,都能自由编辑、完善他人的“货币作品”。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未来货币”实际上标志着中国维基主义美术的诞生。早在1994年,著名互联网学者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就预言了这一理论雏形。维基美术强调通过网络等新兴技术,利用集体智慧进行开放、对等、***享的大规模协作,改变传统的美术创作形式和表现形式。
这听起来很“酷”,但在“未来货币”执行过程中,国外参与者的热情明显更高,想象力也更丰富。相形之下,许多国内金融专业的学生对“未来货币”的构想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充其量只能想到“电子货币”之类照本宣科的答案。微博上便有网友呼吁组织方将“未来货币”的课题带到高校,若能如愿,这或许将成为激发大学生创意的转折点。
“未来货币”项目已吸引了400多名来自中国、英国、南北美、日本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参与者,其中不乏艺术家和经济学家。“未来货币智库”曾和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交流对 “世界货币”、“亚元”的看法。余斌在否认建立“亚元”可能性的同时,提出了“华币”构想。余认为华人在世界分布之广,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华人的储备货币体系。
而在民间,诸如外星人殖民货币、情绪货币、光存储货币等有趣的“货币方案”也应运而生。漫画家盘晓倩设计的“晶星货币”方案便颇具想象力和耐人寻味。她想象在太阳系外存在一个名为“晶星”的小天体,和地球一样存在“人”。“晶星货币”是该星球的流通货币,造型奇特,并透着神秘美感:一个半径约1厘米宽的碗状陶器上缀着闪闪动人的透明蓝“水”晶,原材料由地球上的海泥与晶球上的上等“水”晶混合而成。“水”晶的成分越多,货币价值越高。这个“货币方案”不仅影射了地球曾有外星人光临的宇宙猜想,并且与古时的金属货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含金量”换成了“含晶量”。
“未来货币智库”正在不断地积累“货币”,但其发展前景尚难以预测。不过仅就其题材而言,它颠覆了普通人对艺术的刻板印象。当代艺术家沈少民曾提到:“大多数艺术家,对‘钱’这个题材通常都是唯恐避之不及。”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国内外,很多艺术家普遍存有一种“梵高情结”,认为搞艺术是很精神化的东西,一旦涉及钱便不再“纯粹”。而在吕东源看来,钱就像颜料和画笔一样,是很重要的创作材料。“钱应该是艺术家的工具,但绝不应成为创作的动机。”
如同其他领域,在艺术界当“开荒牛”时常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对于“未来货币”这种新潮的艺术形式和“维基模式”、“系统”等概念,不少国内艺术家并不理解和认同,质疑声、批评声此起彼伏。然而,在一次演讲会上,美国著名策展人亚历山大.孟璐说道:“艺术要与时俱进,不管你是否喜欢它,网络模式就是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这给予了吕东源及其同伴做“未来货币”莫大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