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山针
缝山针公园由于过去是采石场,所以这里的地层出露的非常明显。这里地层分布也是比较简单的。由于地壳运动关系,此处地层出现了部分地层缺失。缝山针上部是石炭纪地层,下部是奥陶纪石灰岩地层。这两层中间夹有泥岩作为分界面。这两层中间缺失了志留纪(S)和泥盆纪(D)地层。像这种出现地层缺失的整合就叫做假整合。奥陶纪石灰岩岩性致密坚硬,但是由于其坚硬,所以它很容易破碎。整个奥陶纪厚约400米。由于这个地层比较早,所以这里面的化石含量极少。而石炭纪地层位于缝山针上部,发育还是比较好,与下伏地层的整合为假整合。在缝山针公园,我们还看到了太古界的片麻岩。
奥陶纪的石灰岩颜色为灰色,块状构造,在规模上也比较大,在缝山针的各个废弃的采石场都能看到这种岩石,这里面不含矿产资源。由于石灰岩的坚硬性能,所以注定了它是作为建筑用的材料。故在早期这里被作为采石场采石。山体受到破坏。由于石炭纪的岩石在缝山针上部,并未受到多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