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的十个显著特性是什么?

(1).知识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通过'超市'形式,任由学生选择。'知识的超市'表明课堂要具有3个特性:自主性、丰富性、选择性。

(2).课堂的价值体现出从'知识'到'生命'的质的飞跃。'生命的狂欢'表明课堂要具有3个自主特质: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3).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或者以学为中心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以教为中心的课。

(4).课堂是一种生生、师生相互作用的合作过程,应该是一个'工作场'。当我们把好学校解读成是'一方池塘'的时候,课堂也应该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生态场'。

(5).对个体学生而言,课堂满足'个体'的内心思想、感情、心理需要,因而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甚至将学习描述成'一件个体的隐私',教师要敢于'捍卫学习隐私'。

(6).课堂终究是一种'人学'文化的真实体现,因而它应有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包容、倾听、接纳。

(7).基于师生***同体和一切学习***同体(对子、小组、班级)的健康、持久、良性发展,教师必须解决师生发展的冲突,明确'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自己'的价值观。

(8).拥有从学习规律出发的科学的教学流程:自学一展示一反馈。

(9).符合'先学后'交…思想: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对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条件的创设上;所谓课堂主导,应体现在对学习困惑的点化、点拨上;课堂应遵循'先学后'交''的思想,这个'交'就是'主导',而不是单纯的'教'。

(10).动静结合的课。好课堂是生命的体现,动和静都是生命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