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义 安简...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新义安由向前在1919年创立,是香港第一大三合会犯罪组织,成员估计约有 25,000 人。除香港外,新义安一般活跃于英国、比利时、法国和荷兰,以及中国广东省。 目录 简介 早年事件 历史背景 组织结构 向氏家族 大龙头向前 向华炎 向华胜 向华强 五虎十杰 尖东虎中虎--黄俊 尖东之虎--杜聊顺 湾仔之虎--陈耀兴 湾仔双虎--甘仔和遮仔 话事人 简介 早年事件 历史背景 组织结构 向氏家族 大龙头向前 向华炎 向华胜 向华强 五虎十杰 尖东虎中虎--黄俊 尖东之虎--杜聊顺 湾仔之虎--陈耀兴 湾仔双虎--甘仔和遮仔 话事人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新义安又叫潮州帮,源自1866年在万安成立的潮州鹤佬帮。1919年万安帮分裂,义安帮另开山堂,并于1921年用“义安工商总会”名义向香港政府华民政务司署注册,1947年注册被取消后,改为新义安至今。 新义安组织严密,等级严格,只尊一个“龙头大哥”,下分各区,各设一龙头,其下分支设“坐馆”和“渣数”,一级管一级。 编辑本段早年事件 1953年,新义安大龙头"向前"因涉嫌政治问题被解出香港,该帮一度涣散,又成立起敬义、义群、大好彩等分支。后经新龙头力撮,发展到80年代,组织结构相当完善,设有4虎10杰,并在各主要地区设有“坐馆”等。 据警方审查分析,原次于14K的新义安,80年代时势力已发展到与其争雄地步,成员已发展到8至10万会员,超过14K而执黑社会之牛耳。在香港至少7000多间售卖不同国籍菜式食肆、娱乐场所乃至1050余辆小巴及香港现有的各间大型巴士公司中,均有新义安会员插手;由80年代至今的经济腾飞旺盛时期,每年从这里榨取不义之才至少1亿港元。活动地盘主要在:九龙区的尖沙咀、油麻地、九龙城、观塘及旺角一带,新界区的屯门、元朗、葵涌、大埔、粉岭,离岛的长州,以及港岛的一些建筑地盘。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新义安”前身是于1866年成立的“万安”黑社会组织,早年成员以潮州汕头汕尾海陆丰的鹤佬人为主,故又称“潮州帮”,也有人称为“台湾帮”(龙头向前与台湾的国民党关系紧密,台语又和潮语相通,都是鹤佬话)。 1919年,“万安”内部分裂,部分成员自组“义安”,1921年以“义安工商总会”的名义向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注册。 1947年因该会的黑社会活动被识破而被取消了社团注册,国民党将领出身的龙头向前,将组织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俗称为“新义安”。 义安是潮汕的古称,潮州府古代有段时间叫做义安郡,向家是汕尾陆丰鹤佬人,中国致公党创党总理陈炯明则是海丰鹤佬人。 1953年,新义安龙头向前被港英政府递解出境,到了同样说鹤佬话的台湾。 国民党从反清革命时期就与帮会关系紧密,孙文与洪门;蒋介石与青帮的关系见知于世。 潮州话和海陆丰话虽然有少少不同,但都是相通的,而且母语不是鹤佬话的人士通常不能区别这些微小的差异,在通行广府话的香港,潮汕人自然就团结起来了。 鹤佬人民风强悍,林凤 (潮州饶平)、陈祖义、颜思齐、郑芝龙、蔡牵、陈衷纪、施大瑄、李旦 (明朝)都是鹤佬人,柬埔寨、爪哇、龙目岛等名称都是以鹤佬话发音翻成汉字而得,清帝国统治下的台湾曾爆发多次漳泉械斗(偏漳州音人口和偏泉州音人口的武装斗争,海陆丰话较近漳州音,潮州话较近泉州音)和反抗政府的人民起义。 东南亚和粤港澳的鹤佬人多能听和说广府话,郑芝龙就是1个,鹤佬话和广府话存有大量的古汉语,许多字音相同:流、刘、模样等。 1956年警方大举扫荡帮会,新义安出现了敬义、义群、大好彩等分支,后经新龙头大手改革,确立帮会中的世袭制,发展到1980年代,组织结构相当完善,设有“四虎”、“十杰”,并在各主要地区设有坐馆。 1980年4月1日,香港《华侨日报》披露:1980年3月29日开始,警方大举扫荡新义安,近50余名坐馆、红棍、白纸扇等人被捕,成为195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反黑”行动,并被缴获一批现代化武器及黑帮文件。1994年1月8日,香港警方再次发动庞大的“扫黑”,拘捕新义安14名高层,警方一度估计新义安已发展到8至10万会员,与和合图同为全港最大的黑帮组织。 编辑本段组织结构 新义安组织森严,只奉向氏家族为龙头,下设“五虎”、“十杰”,并在各地区设一位话事坐馆。新义安在香港的活动区域主要有港岛、九龙、新界及离岛,犯罪手法有勒索、收保护费、贩毒、高利贷、开设色情场所、非法开赌、走私等。同时也经营企业,例如电影制作公司、金融投资公司和酒楼等。所有成员都设有编码。 新义安组织严密,等级严格。本身“龙头”为最大,其次为“揸数”(掌管社团账目)。下分各区,各设一龙头,其下分支设“坐馆”和“揸数”,一级管一级,又称“区头制”。龙头于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会在港岛某山庄召开高层会议。 另有资料显示新义安根据地为九龙城及茶果岭区,屯门区更是培育新血的“摇篮”。由于社团骨干为潮汕人士,龙头职位又属向氏世袭,加上是本港第一个将会员资料电脑化和将社团企业化的帮会,故内部凝聚力一向较强。有传香港7000多间食肆、娱乐场所乃至1050余辆小巴中,均有新义安会员插手,每年收入至少一亿港元,财政亦较为稳健。 可是,号称本港第一大帮的“新义安”,却在香港主权移交后行事转趋低调;江湖上传言,回归前“新义安”头目曾被中国领导人用“晓以大义”的方式予以招安。会员人数达20万的社团,不少会员退下火线,其余人马亦有不少北上发展,“新义安”的江湖地位亦因而受到多方挑战。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