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鸟是恐龙吗

孔子鸟是恐龙。

鸟类的起源是个谜。一般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但也有观点认为鸟类是恐龙的近亲。恐龙起源说以在中国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和孔子鸟、以及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为根据,但这一说法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孔子鸟的描述者侯连海就坚持认为:从拥有双弓型头骨的杜氏孔子鸟来看,鸟类起源于初龙类,而非恐龙。也就是说,初龙类是鸟类、恐龙、鳄鱼和鳄蜴(Tuatara)等的***同祖先。

也有人认为,长鳞龙这种动物的羽毛是该种非恐龙动物向鸟类进化的标志。但是这种长鳞龙也是恐龙同时代的生物,因此这种假设并没有否定鸟类出现于约1.5亿年前的中生代。

孔子鸟生活方式:

不同的古鸟类研究小组对孔子鸟的飞行能力有不同的看法。孔子鸟的手和脚有大的弯曲的爪子。这让人想到,孔子鸟的飞行器官没有足够的力量原地起飞。

为此,孔子鸟会用爪子爬到树上,然后从上面坠落,在这种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开始拍打翅膀起飞。这种观点却有违一个事实——孔子鸟的脚相比近现代鸟类的在抓取方面相对较弱。这种理论的反对者认为,孔子鸟的骨骼其实已经足够起飞,能通过助跑加速完成起飞。

侯连海小组认为,孔子鸟可能是一种植食性动物(Hou u. a. 1999),但有别于其他在热河组发现的鸟类化石,直到如今仍没能找到有关孔子鸟胃内容物的标本,以直接证明该观点的正确。

大量的孔子鸟骨骼化石是在四河屯的湖沉积物中发现的,这可以推断孔子鸟喜欢寻觅湖边地带生活。

在有些地层的标本密度超过40件/100㎡,推断可能是由于火山爆发造成很多孔子鸟同时死亡,它们的尸体被雨水从岸上被冲刷到湖中。所以,孔子鸟可能和其他很多近现代鸟类一样,过的是群居生活,或在某一段时间集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