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北京城

你可以从未见过上海的灯红酒绿,十里洋场,

你可以从未见过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你也可以没见过大漠的孤烟袅袅,落日余晖,

但,有生之年,你一定要去到北京。

每一个中国人,

都有一个“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北京情结,

都曾梦想着生活在传说中的紫禁城;

梦想着穿梭在王朔笔下的胡同和大院;

也梦想着爬上万里长城,大喊:我是好汉!

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北京。

1北京是大气厚重的。

北京,承载在无数朝代的记忆,

新朝建都的百废待兴,朝气蓬勃,

兵临城下的短刃相见,殊死搏斗,

他见惯了眉宇里的野心勃勃,众人相聚京城,只为一展宏图,名扬天下知。

他见惯了得意者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京城’花。

他也见惯了离开的背影,孤单的,落寞的,在京城的夕阳中,被拉得好长好长。

北京,像一个高深莫测的老人,

这世人的得意与失意,这世间的繁华和衰败,

他都见怪不怪,笑看风起云涌。

北京,更像一个眼角眉梢都是风情的女子,

穿着精致的旗袍,迈着慵懒的步伐,

缓缓的朝你走来,

你看了一眼,她便再也走不出你的心。

北京,在它的雕梁画柱里,在它的碧瓦朱檐里,

 是赫赫京都千百年,是绵绵情怀延至今。

2

 这世界上很少能再有这样的一个城市,

 王气聚敛,而,地气尽显 。

 老北京最惬意的生活在狭长拥挤的胡同里,

 灰墙灰瓦,

 日头正好,老人家搬个小马扎,

 在聒噪的知了声中,闭目养神。

偶尔有人骑着自行车,扬长而去,

 也有七八个孩子在门口的台阶上戏耍,

 笑声,闹声,鸽哨声,吆喝声,

 却觉得时光安详极了,

 仿佛能看见金色的阳光里,

 有灰尘缓慢地,美好地,跳着舞似地落下,

 仿佛能感觉到岁月从指尖溜走,

 却不慌不忙,懒洋洋的享受着,

 千金不换。

 夕阳西斜的时候,

 半墙金色半墙灰的胡同儿里,

 家家户户的饭味儿就捂也捂不住地飘出来了,

 米饭的糯糯的香,炸鱼的鲜美的香,炖肉的醇厚的香,

 别急,

 瞧,饭好了定是要挨家送的,

 小孩子们被授予重大的任务,端着自家的饭菜去,拿着邻居家的饭菜回,

 最后,怕是每户人家的晚饭,都是同一桌菜。

 一个大院,一条胡同,都是亲人。

 

 3

 最生动有趣的,当属北京人儿。

 北京人儿热心肠,

 甭管您在哪儿,随手张口儿问个道儿,

 准能听到那动听的京味儿,

 跟你不嫌其烦地讲该怎么走。

 碰上俩人的时候,还会各自给你拍胸脯儿打包票,

 告诉您自个儿才是对的。

 那种骨子里的热情和自信,

 相互之间没有踩乎的表态,

 足足儿的让你从心里感到暖洋洋的。

 北京人儿豪气,

 在这皇城根儿下长大,

 不可避免的就多了份指点江山,藐视群雄的气度,

 您要是想知道国家大事,拦辆出租车,

 司机师傅能从国家经济讲到GDP,

 能够从十几大讲到国家政策,

 搞不好你还能听段小道秘闻,哄你哈哈一笑。

 北京人儿有趣,

 公交车,地铁,哪怕是街头巷尾的小馆子

 您都能听见北京人耍贫,

 打电话的单口相声,

 兄弟互怼的对口相声,

 还有就着二锅头,得谁喷谁的群口相声。

 工作了一天,听这些北京大爷的插浑打科,

 好像还找回点精神气。

 北京人儿更是随性,

 在家“北京瘫”,

 一个跨栏背心儿,一个大裤衩儿,

 再趿拉个人字拖或者布鞋,就上街去了。

 不信您看看街名,

 同为古都,

 南京的街名是龙蟠,虎据,长乐,莫愁。

 西安的街名是尚勤,德福,安仁,未央,咸宁,文景。

 大气,高雅,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老北京棺材胡同臭水街,苦水井,母猪胡同,猪市口,狗尾巴胡同,张秃子胡同,罗锅巷(就是现在的鼓锣巷)王寡妇斜街,哑巴胡同。

 得嘞,您现在大概知道这些地方都是干什么的,住过什么人了吧。

 咱北京人就是这么率性。

 

 4不得不提的就是京片子。

 京城这种地方,随便拽拽,就是达官显贵,皇亲国戚,

 哪里敢随便说话?

 于是京片子应运而生,

 它俏皮活泼,亲切而不僵硬,

 灵活的抑扬顿挫,生动的儿话音,

 乐呵呵地说出来

 让你心里暖乎乎的。

 北京话有故事,

 “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

 说的是北京打招呼的方式。

 东城人见面儿第一句话是:“喝了么您呢?”

 (北京人有早上喝茶的习惯);

 西城人则会说:“吃了么您呢?”

 论起来,要真说北京土话,您都不见得明白人家说什么呢。

 打个比方,有人冲您说:“瓷器(器轻声),这哪儿去呀?”

 听懂了吗?

 人家是跟你说,朋友(这可不是一般的朋友,那是好朋友的意思),这是要去什么地方呀?

 

 5北京于北漂而言,

 是梦想的敲门砖,垫脚石,

 是新生活的请柬和入场券,

 是完成阶级转变的鲤鱼的龙门。

 北京太大,涌入这么多新鲜的灵魂,

 北京又太小,听不到每个人梦想的回声。

 于是,每时每刻,

 都有人斗志昂扬,带着好奇憧憬的眼光打量着这座五光十彩的城市,

 也都有人收拾行囊,收拾心情,不甘或者释然地离开这座吞噬了一个有一个理想的城市。

 初来乍到,你带着比天大的梦想,年轻,有活力,

 你看到繁华喧嚣的三里屯,

 你看到仰慕已久的中关村,

 你看到好多外国人的五道口,

 你看到午夜也不冷清的街道,

 你看到了好多好多从未见过的景象,

 你觉得有一天这些都属于你,

 你觉得你会暴富。

 于是你寻到了一份薪水比老家高很多的工作,

 虽然万恶的房租就收走了一半,

 虽然这里的物价比你的家乡贵,

 但是你还是无比宽容的觉得做生意的人需要的成本也高。

 虽然你手里的钱,真的所剩无几。

 渐渐,你和很多人一样,

 脸上很久没有发自内心的,张开嘴巴的大笑了,

 你踩着磨脚的高跟鞋,穿着不舒服的职业装,

 也能飞奔快跑去挤地铁,

 地铁上的拥挤,让你有种在罐头里的感觉,

 你觉得你连牛肉的算不上,

 顶多是渔民用来做鱼饵的沙丁鱼。

 你坐在格子间里,匆匆忙忙的击打键盘,

 你以为你会暴富,但是你没有。

 你安慰自己,努力就是生活的意义。

 夜深露重,你回家冲了个热水澡,

 二十分钟的时间,

 那是你唯一感到温暖,

 唯一感觉到生命的时刻。

 终于,你突然想起妈妈的饭菜,

 想起早早的路上就没人的那座小城,

 你想,那些人定是在那个透露着灯光的窗户里吧,

 天没黑回家,

 听孩子说学校的事,

 和家人唠叨几句家长里短。

 你想回去了。

 你明白你想要的无非是柴米油盐的生活,

 北京,欢迎你。

 但北京,不属于你。

 

 6但北京,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北京的空气,也让更多人嗅到了自由,美好的味道。

 北京,有着行行色色的人。

 有穿汉服上街的姑娘,

 有蓄起长发的汉子,

 有街头卖唱的一脸情怀的歌手,

 有你理解不了的行为艺术家,

 有亲吻的眼里只有彼此的同性。

 这些人,在中国任何一个小城,

 都可能被广大群众围观,

 都有可能被世俗指指点点。

 但在北京,他们,可以做他自己。

 甚至有可能,有人对他们说,

 你的汉服真美,但走路要小心哦。

 甚至有可能,有人热泪盈眶,

 默默听歌手唱了好久。

 甚至有可能,有人微笑注视亲吻的同性,

 心里赞叹一句,真幸福。

 北京,意味着更高的人民素质,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宽容度。

 北京,真的欢迎你。

 北京,也会包容你。

 在北京,你可以做父母不理解的事儿,

 你可以三十岁没结婚,

 你可以养一阳台的烧钱多肉,

 你可以看一场昂贵的歌剧,

 你可以有任何可爱的小嗜好,

 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生活方式,

 你都可以。

 北京,也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资源,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文化形式,

 这里有大片大片妙趣横生的涂鸦,

 这里有你从未想过的艺术展,

 这里有你喜爱已久的乐团的演出,

 这里有你只能从电视上看到的人在演话剧,

 这里,有趣极了。

 在北京每一个梦想,只要你勇敢地大声说,

 都可以被倾听。

 北京,是一座容得下任何人梦想的城市。

 其实这个最物化的城市,

 除了人间烟火,

 还有很多灵魂的山河辽阔。

7? 北京,二字,有着自己的魔力。

 舌尖上简单的两个音节,却有着自己的味道。

 这个世界上的城市很多,

 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

 但北京,也许还可以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