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轴电影剪辑示例

先给出一个工作定义:我认为轴是场景中任意两个屏幕主体的假想连接面和延伸面(如果从延长线面穿过同一轴)。该平面垂直于观察者的水平面。

定义中引入了“轴面”的概念,主要考虑深海空间等立体活动较多的场景。

定义中用画面的“主体”代替“人物”和“角色”是因为我觉得轴其实反映了一个视觉空间参考系,可以是两个人,两个准人物,或者两个物体(可能是一个霍比特人和一个戒指,也可能是飞行中的两架飞机)搭建的;观众在“轴”所画界面的一侧完成视知觉空间的模型建构,使观众对空间关系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

但是,如果观看者,或者说是相机,越过了“轴面”,物体的朝向就会发生180度的反转,使得观看者更加难以重新定位自己与画面内容之间的空间关系,因为这增加了心理操作的负担。(有一种心理学实验,让受试者想象立体图像是180倒置的,这种心理任务只有人类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完成,累死人。)这就是为什么“跳轴”后会有一种别扭感。

所以我觉得轴,或者说轴面的作用就是减轻观众空间想象的负担,解放他们的大脑去理解剧情,欣赏画面。

至于过轴的方式,我觉得可以分为直觉和反直觉两类。

直观的方式有:

首先,单镜穿过轴。这样就没有视觉上的突兀感。

1,观众看到了穿越轴线的过程。这种情况可能是电影中摄像机移动造成的,也可能是角色对象离轴移动造成的。

第二,多面镜跨轴。

1,视角(或摄像头)在过轴之前位于“轴”上。一些电影制作人称之为骑行。只要在跳轴前有这样的线骑镜头,离轴就不会带来太大的突兀感。

2.在穿过轴之前切换对象或场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其实我觉得观众的空间感已经被破坏了,所以“轴心”在换场景的时候是没有心理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