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8 《在细雨中呼喊》
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
?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这是一部充满压抑、黑色幽默、荒诞不经的青少年回忆录,无数回忆碎片拼成了孙光林苦涩、迷茫、艰难、挣扎的成长画卷。倒叙、插叙穿插其中,看似杂乱无章,唯一清晰不变的是在细雨中的回忆,细雨中的体验贯穿了孙光林的青少年时光。 一直在思考书名《在细雨中呼喊》的寓意,孙光林在生活中挣扎,在不甘中呼喊,这一声声呼喊最后在绵绵的细雨中渐渐消失,永远得不到尽情释放,细雨温柔的冲刷着大地,大地默默的倾听着这一声声呼喊,这是一种无可奈何。在细雨中的呼喊,我看到的是一种无法释放的压抑。倘若是在暴风雨中呐喊,那一定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宣泄,可惜细雨最终无法消解一切曾经的苦涩。?
在细雨中呼喊的是亲情 ,孙光林幼年被送给城里一户人家收养,五年后因收养他的家庭出现变故而返回原生家庭,五年的时光使他与父亲和兄弟形同陌路,没有家庭温暖的童年是孤独的,他渴望着亲情。?
在细雨中呼喊的是友情 ,孙光林、鲁鲁、国庆、苏宇,四个被亲情遗弃的孩子,被童年的玩伴抛弃,他们是孤独的,心里是扭曲的,他们只好抱团取暖,在孤独中艰难前行。他们的不幸命运,让我看到了大人世界里情感的缺失给孩子成长带来了太多不幸。做为成人应该反思你们给与子女的温暖和关怀是否足够。 ?
? 在细雨中呼喊的是人性 ,孙光林的父亲愚昧、无情、无知、虚荣,他不孝敬老人,虐待妻子和孩子,与寡妇厮混,调戏儿媳妇,连他的死都是肮脏的,在粪池中寿终正寝。作者塑造的这个父亲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悲哀,孙加林在南门和孙荡的往返中,在寻父和失父的徘徊里,展开对人性的思考和揭露。 ?
? 经典语录:
1、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2、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
3、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即便有某种感情伴随着出现,也不过是装饰而已。
4、当一个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日落时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孤独的形象似乎值得同情,然而谁又能体会到他此刻的美妙旅程?他正坐在回忆的马车里,他的生活重新开始了,而且这一次的生活是他自己精心挑选的。
5、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6、我望着远处村里的灯火,随风飘来嘈杂的人声。母亲撕叫般的哭声时断时续,还有几个女人为了陪伴母亲所发出的哭声。这就是哀悼一个生命离去的遥远场景。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在远处哭喊的女人和悲痛的男人,同样也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他们从菜地里割下欢欣成长的蔬菜,或者将一头猪宰杀。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7、我曾经赋予自己左右过去的特权,我的写作就像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
8、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摸样。
9、成年人的权威,使孩子之间的美好友情顷刻完蛋。 我们现在依然还是孩子,各式各样家长式的人物盯着我们。
10、音乐是从语言消失的地方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