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52岁演济公,晚年出家,卖房,丢家产。他的人生传奇
一
?37年前,正在大连拍戏的游本昌接到了妻子的电话。他的妻子说,上海电视台欣赏他的演技,希望他拍喜剧《济公》,希望他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演出。
?游本昌接到电话,一时还反应过来。反应过来后,他连续三声回应妻子“好,好,好”。
?这三个“OK”把他送到济公剧组。
?现场,导演张歌问游本昌:“你觉得济公长什么样?”
?游本昌没忍住,连忙站了起来。对张戈说:那我就模仿?
?说完,脑子里转了一个大转折,展现了小时候看的沈笑梅版济公。他学会了沈笑梅的口音,用上海话说:老大,大家都在窝里跑来跑去。是萨马斯吗? (老大,这锅里跑来跑去的是什么?)
?张戈听完,对游本昌道:“是他。”
游本昌听到一阵欢乐。
?接到主演的《济公》时,游本昌已经52岁了,年过半百,不再年轻。在此之前,他从未演过主角,跑了30年的戏。演过79个角色,都是小人物。
?换其他小鲜肉,你可能会提前气喘吁吁,匆匆跑掉。他没有。他一直在坚持,坚持的原因是他真的很热爱艺术。
?游本昌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二姐经常带他去看戏。他看过卓别林和 秀兰·邓波尔 的大部分电影。 6岁那年,他特别羡慕能在银幕上拍电影的人。
?1951年,游本昌18岁。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南京工艺美术团。由于成绩优异,一年后被推荐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在山西认真学习四年后,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在中央实验剧院当演员。
?二
游本昌进入中央实验剧院后,演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角色。不能演主角,并不是因为他的业务能力。最大的原因是他生性不喜欢角逐角色,不说好话,不讨好领导。
?和游本昌一起的人,比他“飞”得更早,他还在原地演小角色。
?即便如此,游本昌也不气馁。在他的心里在这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为此,他可以反复琢磨一个角色。
?为了把“农奴”演好,他翻了斯特罗夫斯基原著《大雷雨》的19个译本。只有这样,他才能对自己的内心有信心,才能确定如何打出符合人物性格的龙套。
?在《大雷雨》中,女主人自杀后,“农奴”是最后出现的。整个场景,他没有台词,只有短短的十秒钟。经过反复揣测和分析,他终于以“瞎眼瘸腿”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这场演出没有一句台词,却被评价为“经典龙套”。他的“农奴”成为了剧中的核心。
?勤于拍戏、痴迷戏曲的游本昌,没想过快速成名、赚快钱、成名。
?命运眷顾他,是他在1983年遇到了第一届央视春晚的导演黄义和。
?当时,游本昌表演了一部名为《孙二娘开店》的哑剧。恰巧黄奕和去戏院看游本昌的表演很有意思,就邀请他参加第84届春晚。游本昌听完非常高兴。默默无闻这么多年,突然要去春晚了。春晚的本质是什么?意味着他即将步入全国人民的视线,成为知名的明星。于是,1984年春晚,游本昌带来了哑剧《沐浴》。这场表演,他差点摔倒,假装脱掉衣服,打开水龙头冲洗身体,“洗完头”遇到“断水”,水回来时“温度太高”,让他瑟瑟发抖,飘飘然…… 整个时间不到四分钟。但在这关键的几分钟里,游本长的名气大有提升,春晚的舞台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荣耀。
?三
? 作品是演员的通行证。
? 春晚刚过不久,导演张歌就找到了游本长。让他试试“济公”。
? 当时有几位候选人,包括游本昌的学生 严顺开 (阿Q的女演员)。但最终张 戈 还是选择了游本昌。
?游本昌是南方人,熟悉南方的生活。他还具有很强的“上海风”,儒雅文明。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张 戈 从远处观察游本昌,看着他与人交谈时,说话的神态和神态,正是他想象中的济公。此外,本昌本人也信佛(6岁时,和尚说他活不到13岁,除非他皈依佛门免遭抢劫。于是他的父亲将他送到改建为上海法藏寺,题为程培)
?由于种种原因,游本昌不是“济公”,似乎可以解释为:游本昌30多年没有演过主角,“济公”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只为他保留。
?在《济公》的戏里,游本昌根本不在乎钱。他没有跟张 戈 谈什么报酬,就是直接给他,然后就直奔上海去了。
?最终,张歌付了120集。先拍了6集,拍了两集,效果不错。最后两集收费150。一***是一千年前。
四
?张戈并没有给游本昌很长的准备时间。从准备到拍摄,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有着多年拍摄经验的游本昌,心里很是慌乱。虽然他小时候经常看沉小梅的济公,但真正等他玩的时候,他的心里却是一万。直到有一天,他在杭州的一个街边小摊上看到一尊济公塑像,顿时有了灵感。眼前的雕像有着尖尖的长下巴和折断的猫扇。仿佛在告诉游本昌这样。
?无底的游本昌看着这竹根雕,顿时有了感觉。于是花了25元,恭恭敬敬地请了“济公”回家。
?回到家后,做了“济公”要穿的旧衣服,把扇子剪得支离破碎。我对着镜子拍了张照片,很满意。 “济公”的形象有了具体的轮廓,游本昌在想着怎么演,会比较合适。游本昌每天都在琢磨戏,比如醉酒状态怎么演?这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考验。既不是歪“醉”,也不是病态的“醉”,而是要“醉”得漂亮。
?他想到了盖叫天老师教的《武松打虎》。醉时应如风中荷叶,足如棉。想到这里,我又有了一个想法。在《济公》的前两集里,你就觉得有点接近本场了。到了第三集,他就完全融入了这个角色,就像一个真正的“济公”附体。
?说到这里, 游本昌 不得不感谢那双鞋。他在西湖三池中,月映月下。拍完日出,坐在那里休息。导演在另一端做准备,准备好后请他通过。过九曲桥的时候,因为鞋子太大,跑来跑去。 游本昌 跑了,忽然觉得这是济公的步态,踹跄。他只是走到导演面前说:“这是济公感觉! ”
?五
?为了拍《济公》,游本昌放弃了半条命。他特别珍惜“济公”这个来之不易的角色。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白天表演,晚上总结。 52岁的他,比很多年轻演员都要优秀。在现场,他更是疯狂。在《济公》中,有好几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一是“济公”吃肉。他喝着大碗,吃着大块肉,吃得津津有味,全场看得馋涎欲滴。
?但事实上,那肘子肉全是臭的。
?肉是第一天下午买的,放在冰箱里。为了赶上工作,我不得不在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离开。将肉从冰箱中取出并放入塑料袋中。船员们在山上度过了一整天。夏天到了,39度的高温,手肘都发臭了。
?剧本中的“济公”意为“酒肉过肠”。游本昌必须表现出吃大肉的性格。肉很臭,他会装着很香的样子吃。他“咬,嚼”以示美味。导演没有叫停,他一遍遍地咀嚼,吃完后,游本昌才敢把那臭肉吐出来。还有一幕是打“济公”。他在没有使用替补的情况下出手了 12 次。
? 游本昌给他套上了一层薄薄的防护垫,这群人心疼他,轻轻一击,却没能挺过去。打不通,只好挨打。最后游本长“求饶”,让集体表演成真,让他过一次,快点解脱。因为之前的真假,最后一次实拍打完的时候,游本昌躺在地上,根本起不来。经过几天的疼痛,我能够跛行缓慢行走。
?除了被打,秦香府里还有一块尸体的碎片。
?虽然是有缓冲的,但也要扔两米多。当时,他的妻子带着女儿去上课,女儿看到父亲的辛苦,哭了。
?游本昌连忙安慰女儿,说这些都是拍戏,都是“假的”。是不是假的,游本昌最清楚。
?苦是苦,但《济公》的拍摄反响很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其他人模仿了家里的香蒲,把它切成泥状。孩子们还学会了从身上擦泥来治疗人的疾病。这场“济公热”甚至传到了国外。一位家长非常激动地拉着游本昌的手说:“太谢谢你了!我的孩子现在开始对传统文学感兴趣,因为他看到了济公。有趣。 ”
?“济公热”远不止这些。在此期间,甚至犯罪率也下降了很多。
?“济公”可谓名利双收。
? 而游本昌本人则凭借《济公》一角获得“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他的一口肉后来被编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编的教科书,供后人观察。
?六
?《济公》之后,游本昌彻底爱上了《济公》。
?在他看来,“济公”不再是一个称号,而是一种文化——济公济公,天下即公。 “济公”对他的世界观和艺术影响很大。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他的榜样和精神导师。
?为了弘扬这种文化,游本长创作了《济公》、《济公活佛》、《济公游记》的续集。
?《济公活佛》于1989年上映,《济公游记》于1998年上映,近十年来,只限于这些片子。期间,《济公游记》还是自导自演,集资演出,好在反响不错,赚了100多万。
?1991年,游本昌的妻子杨慧华被查出癌症。游本昌拒绝了所有的电影合同,并悉心照顾了四年。最后,在他的悉心呵护下,妻子奇迹般地战胜了晚期癌症。
?但影视圈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游本长的拍片预约被拒绝了很多,所以后来人们就不再找他了。结果,它闲置了20年。
?游本昌是个佛教徒,所以他去学校教书和表演。他养花草,收藏“济公”塑像。他家有20多尊“济公”雕塑。如果你不爱,他会拒绝。如果你爱它,你必须自己赔钱。
?游本昌本人酷爱哑剧,想发扬光大。他为大型哑剧系列《 游先生哑然一笑 》出钱。播出后的反响很平庸,他赚的一百万多就用光了。后来,他没有放弃,拍摄了《 了凡 》。但这些都不是主流商业电视剧。名气虽好,却无利可图。两场比赛后,他失去了财产。赔钱拍戏,他不后悔。
? 2009年,76岁的游本昌为了拍摄《弘一大师》,在大光明寺受戒,常怀法师给他取名定畅。定向首先是一个体验角色,其次是他对佛教的信仰。
?得到五戒的游本昌,似乎离“济公”又近了一步。
? 2011年,游本长正式排练话剧《弘一大师:最后的胜利》。这部剧一听名字就没有商业价值,也没人投资。游本昌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组建了“游本昌艺术团”,招募了24名演员排练。
?这部剧很贵。第一年,《弘一大师》只有3场演出,却花费了近百万的场地费和人工费。第二年演了七场戏,还是赔钱。
?第三年,反应好一点。 《弘一大师》曾在美国和加拿大演出60多场。
? 游本长会意地笑了笑。
?如今,88岁的游本昌,无欲无求,悠然自得。
?今年,距离他出演济公已经36年了。
?他的生命几乎是晚开花的。
? “济公”造他,他造“济公”。
? 两者合二为一,真与假,假与真。
?他这一生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