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皮”的孩子,越成功?
01
隔壁的张姐好长时间了总是愁眉不展!
仔细一询问, 张姐才不好意思的说出实情。原来从小到大,一直被誉为“别人家孩子”的宝贝儿子,毕业大半年了,一直找不到工作,在家里每天玩游戏,还乱发脾气,张姐万分苦恼。
那个从小引以为傲,年年成绩优秀的乖儿子哪去了……
我们是多年的老邻居,自然对她儿子甚是了解,从小都是在别人的夸赞声中长大,因孩子成绩好,所以张姐什么事都替孩子包办了,渐渐的这孩子就养成了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坏习惯。
除了成绩好,也就没别的啥优点,这些缺点在上学阶段,都被成绩好给蒙蔽了,作为父母,觉得孩子成绩好可以代表一切。
02
无独有偶,最近同事王姐也经常跟我抱怨,她家儿子太调皮了。
学习成绩在班里只能算中等,为了这孩子成绩,王姐真的是焦头烂额,到处求名师,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自己儿子一点都不着急。
每天放学回来,匆匆完成作业,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各种捯饬,每次王姐开门进儿子房间,都会惊呆到气愤,房间里总归一片狼藉,地上,桌上,都是垃圾,儿子很多时候呢?都是趴在地上貌似很专心的在画着什么,剪着什么,切着什么……
每次王姐都少不了一顿血雨腥风的臭骂!
03
说来也巧,张姐的儿子,最近找到了份工作,好像还可以,可张姐却高兴不起来,儿子的老板是他上初中时,班里最“调皮”的一个同学,初中毕业上了所中专院校,后来就不知道了……
那几年孩子在学校里学了很多专业知识,再加上喜欢的专业更加努力。
出来工作几年,慢慢的也做出了点成绩,随即又加入了创业大潮,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同学圈里也小有成就,要不是儿子去面试,怎么着也不知道老板是他。
04
再说到王姐的儿子,学校有次举办科技节大赛,让感兴趣的孩子积极报名,最好带点作品参赛。
大部分同学都放弃了比赛,还有部分同学为作品一筹莫展的时候,王姐儿子从家里带了好多作品,并且把制作过程都用说明书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同学和老师都大开眼界,目瞪口呆。
显然,这次科技节王姐儿子得了金奖,老师当着王姐的面直夸这孩子以后是个人才,同学也投来羡慕的眼光,王姐乐了。
05
马云曾在一期育儿节目里谈到:
1、特别优秀的孩子,在小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被人夸赞,而他自己也处于这种被夸的环境中,长时间以来就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等他进入社会时,他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会遭遇挫折,这将会极大打击他。
2、不是特别优秀的人,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遇到失败时,他自己知道怎么去应对,怎么去化解“危机”,所以处理很多事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调皮”不是真的调皮,孩子的天性使然。其实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个艺术家,爱动手,爱创造,剥夺孩子天性的罪魁祸首,正是自己的父母。
06
曾看过一篇报道,上海一位48岁的海归硕士,拿着加拿大顶尖学府的学历,2012年回国后却一直啃老。最后老母亲忍受不了,把亲生儿子告上了法庭!
这位老母亲身患尿毒症,他也不管不顾。
我们不禁要问了,是什么让一位精英学子沦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其原因主要归结在两个方面:
1、首先是父母的溺爱。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父母尤其会宠爱读书读得好的男孩。俗话说养儿防老,如果读书读的好,以后有出息和赚大钱的概率就会更高。所以,一般父母对于这样的孩子有求必应,恨不得捧上天。
2、其次是子女的性格。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和我们说,评价一个人“德才兼备”,德永远放在才的前面。而有些同学自以为读书读得好,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宝,因此自己各方面都应该比其他同学优秀。
盲目的自信让优等生一出象牙塔,参与到现实的社会竞争后心里产生巨大的落差。想想自己那么能干,居然只拿这点工资,内心有千万个不服气!因此,很多类似的海龟,回国后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造成这样的结局,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跟从小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作为父母,只一味的追求成绩,而没有教会孩子怎样先做人。
著名影星陈道明曾说过,所谓“家教”,就是一个家庭的教育之道,而优秀的家教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传承性。陈道明的教女之严是非常出名的,但同时,他的教育之道也很独特。他说:“我从不改造她,绝不强加。我给她定的指标特简单,第一是身体好,第二是生活要快乐,第三是尽量学习好。”
短短一段话,道出了教育一个身心健康、优秀孩子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