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铁索桥故事资料

《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先生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神”即是对以李冰父子、何公何母为代表的一些愿意帮助多数人、愿意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英雄人物的敬意以及对古今用手和心为民造福的建设者的赞颂。“形”则是与安澜桥相关的故事。

在教学实践中,我先让学生熟悉了对索桥的相关介绍,接着话头就转到找寻与安澜桥相关的故事上,学生们找到了李冰父子的故事、建造了分水鱼嘴的人的故事、修建水电站的年轻人的故事、何公何母的故事、勇士丹柯的故事。

同学之间对故事的分享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在这种分享与交流中,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然后抛出问题“这些故事中主人公有哪些***同点呢?”而这个找***同点的过程,恰恰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也恰恰是一个串“形”抓“神”的过程。

扩展资料

文章注释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文章中所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已经重新修葺。

1、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架。

2、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写“鱼嘴”的意义。

4、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全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百度百科-索桥的故事